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貝母種植指南

一、選地整地

選疏鬆、排灌條件好、富含腐殖質的砂土或砂質壤土, 忌鹽鹼土和低澇地。 前作以豆茬和玉米茬最好。 結合秋深耕施足基肥, 精細整地後, 作寬1~1.2米的畦, 作業道寬50~60釐米, 挖出畦內土壤5~6釐米深, 鋪一層腐熟的豬羊糞, 加施餅肥和過磷酸鈣, 同時每公頃翻入1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5千克進行土壤消毒, 最後填入原土3釐米厚左右, 用耙子攤平。

二、繁殖方法

以鱗莖繁殖為主, 亦可用種子繁殖。

1.鱗莖繁殖:選4年生以上的鱗莖, 用手將鱗片掰開, 分出帶心芽的鱗瓣作種, 其餘鱗瓣加工藥用。 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5~8釐米開7釐米深的溝,

按4~6釐米的株距均勻地排入種瓣, 覆土5釐米再鋪上一層幹土糞, 遮蔭。 翌春出苗。 每公頃用種瓣約1500千克。

2.種子繁殖:秋播時種子不必處理, 播後翌春出苗。 春播時可在9月中下旬將種子置25~30℃溫水中浸24小時, 撈出晾乾, 拌3倍濕沙, 置5~10℃和適當濕度條件下, 每隔10多天翻動1次, 約兩個多月完成種子後熟發育, 然後經過自然的冬天, 翌春解凍後即可播種。 播時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8~10釐米開2釐米深的淺溝, 均勻撒入種子後覆蓋過篩的腐殖土, 以不見種子為度。 畦面加蓋草簾或乾草, 約10天左右出苗。 平原育苗因陽光強烈, 注意遮蔭。 每公頃用種子75千克左右。 一般培育2~3天即可移栽。

三、田間管理

種好遮蔭作物, 一般畦埂種玉米,

株距30~40釐米;畦面種2~3行大豆, 行距25~30釐米。 中耕除草3~5次, 苗全時淺鋤, 逐漸增深。 翌春植株生長和鱗莖膨大期, 每公頃施入人畜糞水肥22500千克或硫酸銨225千克;越冬前施一次3釐米厚的細碎的農家肥, 撒于苗上作蓋頭糞。 除留種地外, 及時摘除花蕾, 促使鱗莖生長。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