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中醫的“做文”與“做事”

古人雲:“盈於此, 則不足於彼”。 這可能就是做文與看病很難相容的根本原因所在。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像基層醫院的醫生, 上班時間, 沒有病人時就用心鑽研理論, 有病人時就一心積經驗。 8小時以外, 平均每天能用於做學問的時間至多兩三個小時。 而像做中醫這樣的大學問, 要利用業餘時間在一生中把數千年的知識全部學到手顯然是很困難的, 要想全部學精通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 即使是當今中醫界的大腕級人物也只能在某個方面、某個領域有所建樹和作為。 比如, 在理論研究方面,

有的長於《內經》, 有的工於《傷寒》, 有的擅于《溫病》。 在臨床上, 有的是婦科能手, 有的是兒科專家, 有的是內科高人等。 即使是那些在歷史上叫得響、頗有地位的大家也不可能在理論和臨床上達到“半斤八兩”的精度平衡, 必是有所偏頗, 如《內經》、《難經》作者等理論為上的大家就很難見其有臨床經驗流傳後世, 而葉天士等以臨床見長的大家就很難見到有精闢的理論著作留下來。 當然, 這些大家的遺憾或許可以歸昝于訓詁時的疏漏, 但終究是沒有受到訓詁學的青睞, 就足以說明即使是中醫界的泰山北斗, 在理論與實踐上是必有所偏的。 這不是他們有意要“偏科”, 實在是人生苦短, 精力有限。

中醫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科學, 其獨特的傳承方式註定了中醫師門庭若市的必由之路一是靠祖傳,

一是和時間抗爭。 前者要說明的是, 雖然人很年輕, 只要有祖上的“餘威”(現今稱“名人效應”)一脈相承地蔭蔽著, 不愁沒有人上門求治。 後者要說明的是, 雖然沒有一脈相承的優勢, 但隨著時日的推移, 臨床經驗的不斷豐富, 病人數量會相應增多。 筆者曾多次聽到一些白鬍子老中醫喟歎:年輕時沒有病人找, 讓人急。 年老了, 病人多, 更讓人煩。 這足以看出一位中醫的經驗對上門求診病人的數量究竟能產生多麼巨大的影響。

病人多, 作為醫生來說肯定是好事, 但病人多, 診務纏身, 肯定就沒有多少時間研究中醫理論。 不客氣地說, 許多臨床高手, 在理論方面連“半罐水”的標準都很難達到。

把“詣”讀成“旨”、“菅”念作“管”、“愎”稱為“複”者, 在基層醫院不在少數。 每次職稱晉升的理論考試, 是他們最撓頭的事, 而說到臨床考核, 他們卻是一副志得意滿之狀。

中醫的發展, 離不開有深厚理論功底的帥才, 更離不開有豐富實踐知識的將才, 這給我們人事部門的啟迪是:對中醫這樣理論知識跨度特大、實踐性特強的行業, 不管制定什麼樣的政策, 不可能讓一個人同時兼具理論與實踐兩方面的完備知識, 只有這樣, 出臺的政策才符合中醫人才成長的規律。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