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婦科>正文

功能性痛經的中醫調治

青春期少女在經期或經行前後發生以小腹疼痛為主證者 , 稱為痛經。 且多為原發性 (功能性 ), 常于月經初潮後半年至一年內發病 , 疼痛最早可出現在月經來潮前 12小時 , 行經第一日疼痛最劇 , 重者呈痙攣性 , 可放射至腰骶或大腿內側 , 亦可伴發噁心、嘔吐、腹瀉、頭暈等。 中醫認為 , 功能性痛經或是因受精神刺激 ;或是因生活環境改變 ;或是因在經期吃寒涼食物或冒雨涉水致寒邪客于胞宮等使氣血運行不暢 , 致“不通則痛”而發病。

採用中醫藥治療往往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 具體治療方法如下 :

1、寒凝血瘀型 :臨床表現為經前或經行時小腹冷痛 ,

喜按、得熱痛減 , 經量少、色淡暗或如黑豆汁 , 畏寒便溏 , 甚至噁心、嘔吐、出冷汗 , 舌質紫暗或有瘀點 , 脈沉緊。 治則 :溫經散寒 , 祛瘀止痛。 方藥 :當歸 10g, 川芎 10g, 元胡 10g , 炒蒲黃 12g , 五靈脂 12g , 小茴香 9 g , 肉桂 6g , 香附 1 0g , 乾薑 9g , 艾葉 10g , 烏藥 9g , 細辛 3g。 水煎服 , 每日 1劑 , 早晚各服 1次。

2、腎虛血瘀型 :臨床表現為經行小腹持續作痛 , 經淨後仍不緩解 , 月經量少色淡紅 , 伴腰髖酸楚 , 雙膝無力 , 頭暈耳鳴 , 舌質淡紅 , 苔薄白 , 脈細無力。 治則 :補腎溫宮 , 化瘀止痛。 方藥 :當歸 10g , 熟地 10g , 紫石英 15g , 巴戟天10g , 山藥 15g , 杜仲 10g , 茯苓 10g, 益母草 15g , 小茴香 6g , 川芎 10g , 木香 9g , 炙甘草 6g。 服法同前。

3、外治方 :以上兩型均可採用①藥貼法 :取中藥 :五靈脂、北細辛、川椒、小茴香等量 , 先研細末 , 用時撮少許敷於臍部 ,

外貼止痛膏或透骨追風膏等。 ②中藥熱敷 ;取當歸 12g , 三棱 10g , 元胡 12g , 莪術 10g , 五靈脂 10g , 香附 10g , 生蒲黃 10g , 乳香 10g, 沒藥 10g , 路路通 15g , 川椒9g , 白芷 10g , 桑寄生 15g , 艾葉 10g, 赤芍 15g , 川斷 15g。 將上藥研粗末 , 用醋或黃酒適量拌潮 , 裝布袋後蒸透 , 趁熱敷於下腹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