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滑板挑選 教你如何挑選滑板

滑板一直是很多年輕人的喜愛, 在進行這項運動時的動作都是非常帥氣的, 所以相當的引人注意。 滑板運動的主要裝備就是滑板的了, 所以正確的滑板挑選是每位元滑板者需要瞭解的常識。 今天就向大家介紹關於滑板運動的健身常識, 其中包括一些滑板技巧以及滑板注意事項。

想要帥氣的表現自己, 不僅需要高超的滑板技巧, 而且還要與滑板之間有足夠的默契, 下面小編就教大家如何選擇合適的滑板裝備。

1.板面

滑板的板面, 一般是以五層, 七層, 九層楓木板微波冷壓制成。 也有鋁合金,

碳纖維等材料所做成的板面。 現在的板面, 板頭板尾都是翹起的。 個人最喜歡的板型是20cm*81cm尺寸, 板頭略圓的板面。

22cm以上的板面, 基本上能算是U池板面了, 其板能容納腳掌的地方更多, 使其在U池上更加的穩健。 19cm左右的板, 大多都是在平坦的路況下所用的板面, 次類板面配上小輪子後, 做起動作來靈活, 快捷。

另外不同公司設計出來的板, 腳窩的深淺都是不一樣。 有些滑板愛好者喜歡腳窩較深的板, 因為這樣可以更方便的做出與翻板相關的一些帥氣動作, 做OLLIE時也可以變得更穩定。

2.滑板支架

滑板支架又稱滑板橋(Truck), 橋在滑板性能的好壞中起著不可乎視的作用。 目前美國出產的橋大多都特殊鋁合金製造的, 幾乎不再有斷裂的情況發生。

滑板橋的橋距是不同的, 有126mm,129mm,134mm,139mm,146mm等等, 不同橋距的滑板橋, 配合不同寬度的板面, 使得滑板更靈活, 更容易操控。

橋的高低也是不同的。 比較高的橋適用於裝大輪子, 比較低的橋適用於裝比較小的輪子, 這樣滑起來才會比較的舒適, 也不太容易發生打彎時輪子碰到板面或打彎過度造成主橋釘斷裂的情況。

INDY, VENTURE, DESTRUCTO, THUNDER, ORION, GRINDKING, TITAN(日產)等橋都是不的。 INDY號稱橋之王, 其品質不言而喻。 VENTURE在美國用的人也是相當的多。 DESTRUCTO是美國量第一的橋, 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橋。

3.滑板輪

滑板的輪子也是有很大的講就, 在選擇時也是不容忽視的, 除了軸承的精度, 對滑輪時的速度有影響就要看輪子的性能是否良好了。

首先是硬度, 滑板輪通常是擦聚胺酯為主材料,

聚胺酯在輪子中佔有的比例不同, 輪子的硬度也就不同硬度為85A(A是指硬度)的輪子是比較軟的, 適合於粗糙的路面滑行, 滑行時聲音極小, 對於喜歡蹬板街的朋友是不錯的選擇。

但是85A的輪子, 因為軟所以比較的不耐磨, 而且做像側滑刹車之類的動作時很容易把間隔層弄斷掉。 一般現在的滑手都選用97A-103A的輪子。 這類硬度的輪子既適合在光滑的大理石以及較平坦的路面, 也適合U池, 跳臺等道具。

在光滑平整處如85A的輪子, 也是沒有什麼聲音的。 但在糙處以及U池上, 會發出巨大的隆鳴聲(這種聲音往往使板手熱血沸騰)。 透明或半透明輪不見意用103A, 太硬了, 會出現爆裂的情況, 最好只用在全部是WOOD材料製成的道具上。

其次是直徑,

38-40mm的輪子現在用的人已經很少了, 這種輪子啟動, 加速速度快, 但是後勁小, 只適於很平的路面, 特點是做動作是相當靈活, 喜歡小動作的朋友可以試試。 45mm-50mm的輪子, 是馬路式最適用的輪子。

52-60mm的輪子比較適用于各於道具上面用。 因為在道具上做動作需要強大的動力, 平動作希望板越輕越好, 而在道具上板重有時候可帶來更大的慣性和衝擊力, 讓你飆的更高更遠。 而在野外, 你可以選用60mm以上的越野輪。

專業的山地滑板則是用橡膠的大輪子。 還有就是反彈, 輪子的反彈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沒有什麼參數可以參考。 不過反彈越強過障礙的能力也越強。 如果你不知道你的輪子反彈的性能如何, 你可以做一個小小的試驗。

拆下輪子裡的軸承,

你用力輪子往地上一扔, 反彈高的輪子, 輪子會彈到天花板上, 底反彈的輪子, 只會貼著地面撲騰兩下。 在光的地面上, 也許, 兩種輪子能跑的一樣快, 但在稍遇到粗糙路況時, 高反彈的輪子的優越性, 馬上就能現出來了。

滑板面的選擇

板面的外型是最顯而易見的特徵也是最具技術含量的方面。 當你正選擇一種外型時, 你必須注意到幾個同的方面, 長, 寬, 板頭, 板尾和軸距。 今天大多數板面的寬度在7.5到8英寸之間, 有的窄些有的寬些但最多之差半英寸。

窄些的板面便於控制且容易做翻板(flip)的動作然而寬些的板面適合在U池裡滑行板面的長度多在31-32.5英寸之間, 同樣, 短些的板面便於在做翻板動作時控制。 板面的尺寸依個人喜好定, 有的人喜歡板頭比較長的板面,有的人喜歡短軸距。最好的方法就是儘量多試幾種板面,最終找出合你的尺寸。

滑板技巧

1.上下滑板

站法有兩種

一種是左腳在前,腳尖向右,也叫正向站法;另一種是右腳在前,腳尖向左,也叫反向站法。大多數人玩滑板都是採用前一種站法。後面所述的技巧都是以此種站法為基準的。如果你認為這樣站不舒服,也可以換個方向,採用第二種站法。

上滑板時

(1)準備,兩腳立地,滑板平放於腳前的地上,先把一隻腳放在滑板的前端,另一隻腳仍踩在地上。

(2)身體重心移到已上板的腳上,上體微微前傾,膝彎曲,手臂伸展,保持平衡。

(3)踩地腳輕輕蹬地,然後收到滑板上,放在滑板的後部,這時,整個身體和滑板就開始向前滑動。

下滑板時

(1)當滑板沒有完全停下來,還在向前滑行時,將重心放在前腳上然後像起落架一樣把後腳放在地上。

(2)後腳落地後,重心隨即轉移到後腳,然後抬起前腳,讓兩腳都落在滑板的一側。當能自如地上、下滑板時,你就應該試著讓前後腳位置換一下,熟悉反向滑行的姿勢。

2.慣性滑行

滑手將右腳踏在滑板的中前部靠右。左腳踩在地上,重心集中在右腳。用左腳蹬地,使滑板向前滑動,然後把左腳收上來踩在滑板尾部,保持站立的平衡,滑行一段,再用左腳蹬地,重複動作。

如此反復練習,再掌握的較好之後便可以做較長距離的滑行了。開始可以做10m、20m, 然後加到50m、100m,反復練習到可以輕鬆熟練地加速滑行為止,要掌握好重心變化是滑板的方向和速度。

3.障礙滑

障礙滑技巧中,速停和急轉是非常重要的技巧。從坡上滑下時,速度比較快,要學會採用雙腳保持在滑板上,轉動滑板橫向刹車餓日停運動的停板法。

有兩種方法能改變滑板的速度,一是用後腳控制好重心盡力使身體前傾來帶動滑板前進;二是雙腳使勁bang富有彈性的滑板面,利用彈性向前滑行。你只要按前所述,掌握好平衡,且腳下靈活,就是掌握好障礙滑的技術了。

4.下坡滑

儘量選一條長一些的滑道,最好是既有快速下滑段、中速下滑段,又有延伸較遠的緩衝段,這種滑道最適合初學者練習下坡滑了。下坡滑的技術重點在於控制,速度是其次的。

先要學會穩滑,當在下坡滑中,將雙腳放在滑板的兩端,遇到轉彎或是需要做越嶺動作時,要將雙腳移至滑板中央,面部和身體應該朝向正前方,身子蹲伏下來,大腿靠近前胸,兩手伸出。

5.轉圈技巧

滑手將滑板向前推,然後站上去,兩腳跨立,左腳可以靈活移動。將重量壓於板尾,使板端抬起一兩英寸。當板端在空中時,身體向順時針方向轉動;前輪著地時,滑板向右偏轉。將這一系列動作連貫起來,不斷練習。

6.下坎技巧

靠近街坎時,將重心移到後腳。在板端越過坎沿兒時,將前輪抬起。保持這一姿勢,稍向下蹲,準備著地。

7.上坎技巧

靠近街坎時,滑手將重心移到後腳,在到達街坎之前抬起板端使其跳過坎沿。在空中迅速將重心從後腳移到前腳。將滑板前端按到臺階上,以使板尾也上臺階。

8.反轉技巧

向前滑板,使其達到適當速度,將兩腳儘量張開跨滑板兩端。將重心放在前腳,即左腳,使板尾翹起,同時順時針旋轉180度(向後或向外轉)。如果動作正確,完成後滑板倒轉過來,右腳成為支撐腳。

9.360度旋轉技巧

滑手在滑行中通過輕微的推轉以找到平衡,可以來回擺動,也可繞圈。儘量使滑板保持水準。準備好後,逆時針擺動手臂。同時保持平衡,還可向左做最後一次推轉。

重心落在右腳,向右擺動手臂,並帶動整個身體旋轉。轉動時以後輪為軸。儘量使後輪保持水準。不要將板前端抬的過高。實際上,無需注意滑板的前端。只需將重心放在板尾,並加大旋轉,前端自然會抬起,並且高度剛好。

10.單輪旋轉技巧

滑手駕駛滑行到適當的速度,翹起滑板前端,用後輪做360度的旋轉。要掌握好身體平衡,儘量使滑板在空中停得久些。

用手抓住滑板前端,保持住平衡的支點,使人和滑板一起旋轉。然後後腳踩滑板的一邊,用手去抓滑板,使後輪的一個輪子離地,起碼要轉兩圈以上。

11.翹板技巧

推轉或推動滑板到滑行速度。右腳踏板尾,左腳踏板前端以便控制,或踏前輪後側,以便翹板。將重心移到右腳,身體前傾使板端在空中停留時間盡可能長。可以讓板尾間或地輕輕刮地,以保持平衡。

玩滑板有一定的危險性,以下為滑板運動的六個安全注意事項。

1.使用前將輪子調整好,使其運轉自如。

2.要根據自己的使用情況用鎖緊螺母合理調整緩衝墊的彈性。

3.要定期給軸承注油,增加軸承的潤滑,減少滑行阻力。

4.初學者需要在親友的説明下,在傾斜角度小的坡面上滑行,隨著技術水準的提高,逐步調換不同的坡度。

5.不要在潮濕或粗糙的路面上滑行,當要跳下滑板時,要觀看是否能撞著周圍的人或其它物品。

6.如需換件,其換件應與原來部件為同一個規格型號。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滑板運動的相關常識,當然還有一些滑板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初學者更好的學習這樣潮流化的運動。同時提醒大家,玩滑板有一定的危險,及時做好保護與預防措施,這樣才能降低身體受傷的風險。

有的人喜歡板頭比較長的板面,有的人喜歡短軸距。最好的方法就是儘量多試幾種板面,最終找出合你的尺寸。

滑板技巧

1.上下滑板

站法有兩種

一種是左腳在前,腳尖向右,也叫正向站法;另一種是右腳在前,腳尖向左,也叫反向站法。大多數人玩滑板都是採用前一種站法。後面所述的技巧都是以此種站法為基準的。如果你認為這樣站不舒服,也可以換個方向,採用第二種站法。

上滑板時

(1)準備,兩腳立地,滑板平放於腳前的地上,先把一隻腳放在滑板的前端,另一隻腳仍踩在地上。

(2)身體重心移到已上板的腳上,上體微微前傾,膝彎曲,手臂伸展,保持平衡。

(3)踩地腳輕輕蹬地,然後收到滑板上,放在滑板的後部,這時,整個身體和滑板就開始向前滑動。

下滑板時

(1)當滑板沒有完全停下來,還在向前滑行時,將重心放在前腳上然後像起落架一樣把後腳放在地上。

(2)後腳落地後,重心隨即轉移到後腳,然後抬起前腳,讓兩腳都落在滑板的一側。當能自如地上、下滑板時,你就應該試著讓前後腳位置換一下,熟悉反向滑行的姿勢。

2.慣性滑行

滑手將右腳踏在滑板的中前部靠右。左腳踩在地上,重心集中在右腳。用左腳蹬地,使滑板向前滑動,然後把左腳收上來踩在滑板尾部,保持站立的平衡,滑行一段,再用左腳蹬地,重複動作。

如此反復練習,再掌握的較好之後便可以做較長距離的滑行了。開始可以做10m、20m, 然後加到50m、100m,反復練習到可以輕鬆熟練地加速滑行為止,要掌握好重心變化是滑板的方向和速度。

3.障礙滑

障礙滑技巧中,速停和急轉是非常重要的技巧。從坡上滑下時,速度比較快,要學會採用雙腳保持在滑板上,轉動滑板橫向刹車餓日停運動的停板法。

有兩種方法能改變滑板的速度,一是用後腳控制好重心盡力使身體前傾來帶動滑板前進;二是雙腳使勁bang富有彈性的滑板面,利用彈性向前滑行。你只要按前所述,掌握好平衡,且腳下靈活,就是掌握好障礙滑的技術了。

4.下坡滑

儘量選一條長一些的滑道,最好是既有快速下滑段、中速下滑段,又有延伸較遠的緩衝段,這種滑道最適合初學者練習下坡滑了。下坡滑的技術重點在於控制,速度是其次的。

先要學會穩滑,當在下坡滑中,將雙腳放在滑板的兩端,遇到轉彎或是需要做越嶺動作時,要將雙腳移至滑板中央,面部和身體應該朝向正前方,身子蹲伏下來,大腿靠近前胸,兩手伸出。

5.轉圈技巧

滑手將滑板向前推,然後站上去,兩腳跨立,左腳可以靈活移動。將重量壓於板尾,使板端抬起一兩英寸。當板端在空中時,身體向順時針方向轉動;前輪著地時,滑板向右偏轉。將這一系列動作連貫起來,不斷練習。

6.下坎技巧

靠近街坎時,將重心移到後腳。在板端越過坎沿兒時,將前輪抬起。保持這一姿勢,稍向下蹲,準備著地。

7.上坎技巧

靠近街坎時,滑手將重心移到後腳,在到達街坎之前抬起板端使其跳過坎沿。在空中迅速將重心從後腳移到前腳。將滑板前端按到臺階上,以使板尾也上臺階。

8.反轉技巧

向前滑板,使其達到適當速度,將兩腳儘量張開跨滑板兩端。將重心放在前腳,即左腳,使板尾翹起,同時順時針旋轉180度(向後或向外轉)。如果動作正確,完成後滑板倒轉過來,右腳成為支撐腳。

9.360度旋轉技巧

滑手在滑行中通過輕微的推轉以找到平衡,可以來回擺動,也可繞圈。儘量使滑板保持水準。準備好後,逆時針擺動手臂。同時保持平衡,還可向左做最後一次推轉。

重心落在右腳,向右擺動手臂,並帶動整個身體旋轉。轉動時以後輪為軸。儘量使後輪保持水準。不要將板前端抬的過高。實際上,無需注意滑板的前端。只需將重心放在板尾,並加大旋轉,前端自然會抬起,並且高度剛好。

10.單輪旋轉技巧

滑手駕駛滑行到適當的速度,翹起滑板前端,用後輪做360度的旋轉。要掌握好身體平衡,儘量使滑板在空中停得久些。

用手抓住滑板前端,保持住平衡的支點,使人和滑板一起旋轉。然後後腳踩滑板的一邊,用手去抓滑板,使後輪的一個輪子離地,起碼要轉兩圈以上。

11.翹板技巧

推轉或推動滑板到滑行速度。右腳踏板尾,左腳踏板前端以便控制,或踏前輪後側,以便翹板。將重心移到右腳,身體前傾使板端在空中停留時間盡可能長。可以讓板尾間或地輕輕刮地,以保持平衡。

玩滑板有一定的危險性,以下為滑板運動的六個安全注意事項。

1.使用前將輪子調整好,使其運轉自如。

2.要根據自己的使用情況用鎖緊螺母合理調整緩衝墊的彈性。

3.要定期給軸承注油,增加軸承的潤滑,減少滑行阻力。

4.初學者需要在親友的説明下,在傾斜角度小的坡面上滑行,隨著技術水準的提高,逐步調換不同的坡度。

5.不要在潮濕或粗糙的路面上滑行,當要跳下滑板時,要觀看是否能撞著周圍的人或其它物品。

6.如需換件,其換件應與原來部件為同一個規格型號。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滑板運動的相關常識,當然還有一些滑板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初學者更好的學習這樣潮流化的運動。同時提醒大家,玩滑板有一定的危險,及時做好保護與預防措施,這樣才能降低身體受傷的風險。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