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小兒高熱的證治體會

高熱是指體溫在38.5度以上而言, 是一些急性病的症狀之一, 各種疾病都可伴隨有高熱的出現。 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 臟腑薄弱, 易虛易實, 若高熱持續不退, 往往危及患兒生命。 小兒高熱常與肺、胃、大腸的關係比較密切, “肺合皮毛”, 皮毛受邪則肺氣升降失司, 遂致咳嗽氣喘;肺與大腸相表裡, 肺經有熱邪, 則易化熱下行於大腸, 更因小兒食積較多, 故胃為積熱為多見;小兒受邪後傳變較快, 往往表證未解即出現陽明裡熱證候;或因邪勢過盛即逆傳心包, 溫邪久羈, 也可入營, 則可出現傷陰證候。

本病按照中醫理論辨證論治,

常能收到邪解熱退的效果。

辨證論治

表熱兼裡熱

因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易虛易實, 一經感邪, 化熱甚速, 且其氣血末充, 臟腑薄弱, 感邪後傳變較快, 因此, 小兒外感發熱, 其病來驟, 其勢鴟張。 主要證候為驟然發熱, 惡寒無汗, 或但熱不寒, 口渴喜飲, 便秘尿黃, 或煩躁譫語, 驚惕抽搐, 苔白或黃, 舌質紅, 脈浮數, 治療宜清熱解表。 如表重於裡者, 銀翹散加減;咽部紅腫者, 宜用銀翹馬勃散加減;如裡重於表者, 用白虎東加減, 熱入營分令人欲寐譫語者, 用清營東加減;夜熱早涼, 表熱將解, 兼有陰虛者, 用青蒿鱉甲東加減。

表熱兼胃腸積滯

小兒脾胃末健, 稍有饑飽不節, 複感外邪, 更能引起脾胃運化失職而食滯停驟, 互為因果,

這在小兒高熱之中最為多見。 主要證候為發熱憎寒, 或但熱不寒, 煩躁腹滿, 嘔惡噯腐, 食差口臭, 夜臥不安, 便秘, 尿黃, 舌質紅苔黃或厚, 脈滑數。 治以清熱化滯, 表熱兼食滯積熱者, 用涼膈散加減;發熱兼有嘔吐泄瀉者, 用藿香正氣散加減。

表熱兼痰熱咳嗽

小兒脾胃未健, 中土易致失運, 水穀不化, 濕熱內生, 蘊蓄而轉化為痰, 若遇風寒外束, 腠理壅塞, 肺氣郁閉, 宣降失司, 痰隨氣逆, 阻礙氣道, 或邪熱戀肺, 熱灼津成痰, 遂致表熱兼見喘咳等症。 主要證候為發熱無汗或有汗, 面色鮮赤, 咳嗽痰鳴, 呼吸急促, 腹滿不食, 口渴或不渴, 煩急不眠, 大便幹, 小便黃, 舌苔白膩或黃, 脈浮滑數。 治以清熱化痰, 解表宣肺。 熱盛者用麻杏石甘東加減, 寒邪重宜用杏蘇散加減;喘甚者加葶藶丸。

治療體會

小兒發熱往往一開始即表現為表裡同病者居多, 並隨著季節的不同, 以及季節非時之氣的不同, 有風寒、風熱以及暑邪之分。 至於裡證, 由於小兒病理生理的特點, 多表現為裡熱、食滯、痰熱三方面。

1.熱在表者當散:邪在衛分尚末深入時當從表解, 對發表藥物的選擇, 風寒宜辛溫散之, 如芥穗、防風、蘇葉、麻黃;暑天非時之寒, 宜用香薷、藿香、佩蘭;風熱宜辛涼透邪, 如薄荷、鉤藤、蟬蛻。 解表藥多為發散之品, 用量要適當, 求得汗解。 切忌過劑大汗, 因小兒多表輕裡重者居多, 大汗必傷陰, 陰傷熱熾, 雖汗而熱不退。

2.熱在裡者當清:裡熱重, 應從裡清之, 可選清熱藥如金銀花、連翹、生石膏、黃連、梔子、生地等,

隨證加減運用。

3.表裡同病者宜表裡雙解:小兒感邪後易虛易實, 且變化迅速, 治療宜急不宜緩, 抓住正氣未傷之機, 儘快袪邪, 使邪去正安;如墨守“先表後裡”之說, 必使內患猖獗, 耗傷正氣, 熱勢不減, 將會給治療帶來困難。 因此, 只要表裡證俱, 就應該採用表裡同治法。

4.表熱挾痰與食滯的治療:痰和食滯與邪熱搏結, 聚結肺胃, 滯留不去, 如在治療上忽略消食化痰, 一味清熱解表, 結果亦難獲效;如果在清熱解表的同時, 給予消食或化痰, 痰去食消, 熱邪亦相繼而解。

總之, 在辨證上應辨明引起發熱的病因和兼證的性質, 同時注意病邪的深淺、小兒體質的強弱, 權衡正邪消長的程度, 以正確指導治療。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