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肋骨骨折在胸部傷中約占61%~90%。 不同的外界暴力作用方式所造成的肋骨骨折病變可具有不同的特點:作用於胸部局限部位的直接暴力所引起的肋骨骨折, 斷端向內移位, 可刺破肋間血管、胸膜和肺, 產生血胸或(和)氣胸。 間接暴力如胸部受到前後擠壓時, 骨折多在肋骨中段, 斷端向外移位, 刺傷胸壁軟組織, 產生胸壁血腫。 槍彈傷或彈片傷所致肋骨骨折常為粉碎性骨折。 在兒童, 肋骨富有彈性, 不易折斷, 而在成人, 尤其是老年人, 肋骨彈性減弱, 容易骨折。
【診斷】
肋骨骨折的診斷主要依據受傷史、臨床表現和X線胸片檢查。
【治療措施】
單純性肋骨骨折的治療原則是止痛、固定和預防肺部感染。 可口服或必要時肌注止痛劑。 肋間神經阻滯或痛點封閉有較好的止痛效果, 且能改善呼吸和有效咳嗽機能。 肋間神經阻滯可用0.5%或1%普魯卡因5毫升注射於脊柱旁5釐米處的骨折肋骨下緣, 注射範圍包括骨折肋骨上、下各一根肋骨。 痛點封閉是將普魯卡因直接注射於肋骨骨折處,
對於連枷胸的處理, 除了上述原則以外, 尤其注意儘快消除反常呼吸運動、保持呼吸道通暢和充分供氧、糾正呼吸與迴圈功能紊亂和防治休克。 當胸壁軟化範圍小或位於背部時, 反常呼吸運動可不明顯或不嚴重, 可採用局部夾墊加壓包紮。 但是, 當浮動幅度達3釐米以上時可引起嚴重的呼吸與迴圈功能紊亂, 當超過5釐米或為雙側連枷胸(軟胸綜合征)時, 可迅速導致死亡, 必須進行緊急處理。 首先暫時予以夾墊加壓包紮, 然後進行肋骨牽引固定。 以往多用巾鉗重力牽引, 方法是在浮動胸壁的中央選擇1~2根能持力的肋骨, 局麻後分別在其上、下緣用尖刀刺一小口, 用布鉗將肋骨鉗住, 注意勿損傷肋間血管和胸膜,
肋骨骨折多可在2~4周內自行癒合, 治療中也不像對四肢骨折那樣強調對合斷端。 單純性肋骨骨折本身並不致命。治療的重點在於對連枷胸的處理,對各種合併傷的處理以及防治併發症,尤其是呼吸衰竭和休克。
【臨床表現】
偶爾由於劇烈的咳嗽或噴嚏等,胸部肌肉突然強力收縮而引起肋骨骨折,稱為自發性肋骨骨折,多發生在腋窩部的第6~9肋。當肋骨本身有病變時,如原發性腫瘤或轉移瘤等,在很輕的外力或沒有外力作用下亦可發生肋骨骨折,稱為病理性肋骨骨折。
肋骨骨折多發生在第4~7肋;第1~3肋有鎖骨、肩胛骨及肩帶肌群的保護而不易傷折;第8~10肋漸次變短且連接於軟骨肋弓上,有彈性緩衝,骨折機會減少;第11和12肋為浮肋,活動度較大,甚少骨折。但是,當暴力強大時,這些肋骨都有可能發生骨折。
僅有1根肋骨骨折稱為單根肋骨骨折。2根或2根以上肋骨骨折稱為多發性肋骨骨折。肋骨骨折可以同時發生在雙側胸部。每肋僅一處折斷者稱為單處骨折,有兩處以上折斷者稱為雙處或多處骨折。序列性多根多處肋骨骨折或多根肋骨骨折合併多根肋軟骨骨骺脫離或雙側多根肋軟骨骨折或骨骺脫離,則造成胸壁軟化,稱為胸壁浮動傷,又稱為連枷胸。
局部疼痛是肋骨骨折最明顯的症狀,且隨咳嗽、深呼吸或身體轉動等運動而加重,有時病人可同時自己聽到或感覺到肋骨骨折處有“咯噔咯噔”的骨摩擦感。疼痛以及胸廓穩定性受破壞,可使呼吸動度受限、呼吸淺快和肺泡通氣減少,病人不敢咳嗽,痰瀦留,從而引起下呼吸道分泌物梗阻、肺濕變或肺不張。這在老弱病人或原有肺部疾患的病人尤應予以重視。在連枷胸,當吸氣時,胸腔負壓增加,軟化部份胸壁向內凹陷;呼氣時,胸腔壓力增高,損傷的胸壁浮動凸出,這與其他胸壁的運動相反,稱為“反常呼吸運動”。反常呼吸運動可使兩側胸腔壓力不平衡,縱隔隨呼吸而向左右來回移動,稱為“縱隔擺動”,影響血液回流,造成迴圈功能紊亂,是導致和加重休克的重要因素之一。連枷胸時胸痛和胸廓穩定性破壞更為嚴重,反常呼吸運動更使呼吸運動受限,咳嗽無力,肺活量及功能殘氣量(FRC)減少,肺順應性和潮氣量降低,常伴有嚴重的呼吸困難及低氧血症。過去曾認為,連枷胸時有部份氣體隨著吸氣和呼氣而在健側和傷側肺內之間來回流動,不能與大氣交換,稱為殘氣對流或擺動氣,是造成呼吸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而目前認為擺動氣並不存在,而連枷胸所常伴有的肺挫傷可使肺泡和間質出血、水腫、肺泡破裂和不張,是引起呼吸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
【併發症】
第1或第2肋骨骨折常合併鎖骨或肩胛骨骨折,並可能合併胸內臟器及大血管損傷、支氣管或氣管斷裂、或心臟挫傷,還常合併顱腦傷;下胸部肋骨骨折可能合併腹內臟器損傷,特別是肝、脾和腎破裂,還應注意合併脊柱和骨盆骨折。
單純性肋骨骨折本身並不致命。治療的重點在於對連枷胸的處理,對各種合併傷的處理以及防治併發症,尤其是呼吸衰竭和休克。【臨床表現】
偶爾由於劇烈的咳嗽或噴嚏等,胸部肌肉突然強力收縮而引起肋骨骨折,稱為自發性肋骨骨折,多發生在腋窩部的第6~9肋。當肋骨本身有病變時,如原發性腫瘤或轉移瘤等,在很輕的外力或沒有外力作用下亦可發生肋骨骨折,稱為病理性肋骨骨折。
肋骨骨折多發生在第4~7肋;第1~3肋有鎖骨、肩胛骨及肩帶肌群的保護而不易傷折;第8~10肋漸次變短且連接於軟骨肋弓上,有彈性緩衝,骨折機會減少;第11和12肋為浮肋,活動度較大,甚少骨折。但是,當暴力強大時,這些肋骨都有可能發生骨折。
僅有1根肋骨骨折稱為單根肋骨骨折。2根或2根以上肋骨骨折稱為多發性肋骨骨折。肋骨骨折可以同時發生在雙側胸部。每肋僅一處折斷者稱為單處骨折,有兩處以上折斷者稱為雙處或多處骨折。序列性多根多處肋骨骨折或多根肋骨骨折合併多根肋軟骨骨骺脫離或雙側多根肋軟骨骨折或骨骺脫離,則造成胸壁軟化,稱為胸壁浮動傷,又稱為連枷胸。
局部疼痛是肋骨骨折最明顯的症狀,且隨咳嗽、深呼吸或身體轉動等運動而加重,有時病人可同時自己聽到或感覺到肋骨骨折處有“咯噔咯噔”的骨摩擦感。疼痛以及胸廓穩定性受破壞,可使呼吸動度受限、呼吸淺快和肺泡通氣減少,病人不敢咳嗽,痰瀦留,從而引起下呼吸道分泌物梗阻、肺濕變或肺不張。這在老弱病人或原有肺部疾患的病人尤應予以重視。在連枷胸,當吸氣時,胸腔負壓增加,軟化部份胸壁向內凹陷;呼氣時,胸腔壓力增高,損傷的胸壁浮動凸出,這與其他胸壁的運動相反,稱為“反常呼吸運動”。反常呼吸運動可使兩側胸腔壓力不平衡,縱隔隨呼吸而向左右來回移動,稱為“縱隔擺動”,影響血液回流,造成迴圈功能紊亂,是導致和加重休克的重要因素之一。連枷胸時胸痛和胸廓穩定性破壞更為嚴重,反常呼吸運動更使呼吸運動受限,咳嗽無力,肺活量及功能殘氣量(FRC)減少,肺順應性和潮氣量降低,常伴有嚴重的呼吸困難及低氧血症。過去曾認為,連枷胸時有部份氣體隨著吸氣和呼氣而在健側和傷側肺內之間來回流動,不能與大氣交換,稱為殘氣對流或擺動氣,是造成呼吸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而目前認為擺動氣並不存在,而連枷胸所常伴有的肺挫傷可使肺泡和間質出血、水腫、肺泡破裂和不張,是引起呼吸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
【併發症】
第1或第2肋骨骨折常合併鎖骨或肩胛骨骨折,並可能合併胸內臟器及大血管損傷、支氣管或氣管斷裂、或心臟挫傷,還常合併顱腦傷;下胸部肋骨骨折可能合併腹內臟器損傷,特別是肝、脾和腎破裂,還應注意合併脊柱和骨盆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