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白領下班8部位要護好
第二章:白領保健七大攔路虎
第三章:白領吃什麼解乏又減壓
編者按:很多上班族的日常生活就是兩點一線, 奔波在公司和家庭之間, 看似亮麗的背後卻暗流湧動, 身體亞健康已經成了白領健康的最大問題。 平時工作中幾乎很少活動, 一天八小時從早坐到晚, 於是各種病又找上你!
白領下班收骨頭 8部位要護好
有上班族在微博裡發帖, 說每天下班就是“收骨頭”回家, 白領亞健康問題不該再這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混沌下去, 列個清單咱一一解決。
1.大腦
問題:雖說大腦的潛力只開發了很少的一點兒,
對策:利用好午休時間。 午餐不要只簡單地在樓下食堂解決, 走兩步離開這座大廈, 飯後別立刻回辦公室, 找片安靜的樹蔭, 閉上眼睛, 夏日的蟬鳴會讓大腦徹底放鬆下來。
2.皮膚
問題:電腦螢幕表面存在大量靜電, 能吸附很多灰塵, 你的臉離它那麼近, 自然也逃不過池魚之災。 細小的面部毛孔都被灰塵微粒堵塞住了, 皮膚為了不窒息, 只能讓毛孔越變越大。 面部肌膚也就越來越粗糙, 摸上去疙裡疙瘩的就是被面部分泌的油脂包裹住的灰塵微粒。
對策:使用電腦前在臉上擦些保濕霜, 或者在電腦桌上放一盆仙人掌, 仙人掌的針刺能吸收灰塵。
3.眼睛
問題:目不轉睛在這裡得到了完美實現——用電腦時精神過於集中, 眨眼次數從正常的每分鐘20次, 驟降到每分鐘4-5次。 然後眼睛缺氧, 淚液減少, 但進入眼睛的光線刺激和輻射卻加倍了。 於是眼球乾燥、視力減退、淚管堵塞, 俗稱“乾眼症”。
對策:調螢幕亮度, 讓進入眼睛的光線減少, 理想的螢幕亮度應比周圍高3-4倍。 另外備一瓶淚液型眼藥水, 可以緩解眼睛的乾澀, 但一天內使用別超過6次。
4.頸椎
問題:過高的電腦桌讓螢幕高高在上, 眼睛緊盯螢幕時, 脖子就不由自主地越伸越向前。
對策:降低電腦桌高度, 女性適合的高度是67釐米, 這樣能保證頸椎的自然彎曲, 降低頸部肌肉緊張程度。
5.肩膀
問題:想想看你用電腦時的姿勢, 是不是無意識地把整個肩膀都拱起來?肌肉緊張後需要的營養增加了, 但血管被肌肉壓迫, 反而減少了參與運輸的血液量。 這樣營養減少了, 肌肉緊張時製造的垃圾也不能及時清運, 肩膀就又疼又僵硬了。
對策:調整坐姿。 肩胛骨靠在椅背上, 雙肩放下, 下巴抬起不要靠近脖子。 每隔一小時休息5-10分鐘, 做柔軟操或局部按摩, 同時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針對肩頸、上肢進行拉筋及肌力訓練, 以增加柔軟度及肌力。
6.手腕
問題:手腕莫名的刺痛、酸麻、無力, 在電腦族裡俗稱“滑鼠手”。 使用電腦時, 上肢處於懸肘的姿勢。 這種姿勢懸肘會造成手腕部位的神經承受過多重複性工作和重量, 進而受到壓迫, 逐漸形成了腕關節的麻痹和疼痛。
對策:選一個適合的滑鼠, 要看按鍵是否過緊, 按鍵的彈力是否適中, 滑鼠大小是否能在握住時讓整個掌心均勻受力。
7.下肢
問題:在電腦前久坐, 空閒的下肢也要發點兒牢騷。 座椅過高, 腿部懸空, 會壓迫血液迴圈, 血流變緩引起血栓;而座椅過低, 使腿部蜷曲, 又會壓迫內臟, 影響胃腸功能。
對策:買把好椅子。 理想的座椅是:靠背可以前後調整;腰墊能隨著靠背的傾度上下移動, 保證任何姿勢時腰部支撐都處於最佳位置;椅座稍硬,
8.肩膀
問題:想想看你用電腦時的姿勢, 是不是無意識地把整個肩膀都拱起來?肌肉緊張後需要的營養增加了, 但血管被肌肉壓迫, 反而減少了參與運輸的血液量。 這樣營養減少了, 肌肉緊張時製造的垃圾也不能及時清運, 肩膀就又疼又僵硬了。
對策:調整坐姿。 肩胛骨靠在椅背上, 雙肩放下, 下巴抬起不要靠近脖子。 每隔一小時休息5-10分鐘, 做柔軟操或局部按摩, 同時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針對肩頸、上肢進行拉筋及肌力訓練, 以增加柔軟度及肌力。
白領保健的七大攔路虎
白領亞健康已經是個社會問題了, “40歲以前用命換錢, 40歲以後用錢換命。 ”在競爭激烈、人際關係複雜的職場,“健康”兩字的地位被壓縮到最小。但是,就算你真的“用命換到錢”了,以後真地能夠“用錢換命”嗎?
其實,這種想法相當不妥。健康問題,無論何時,都很重要,忽視不得!白領們要保健,首先要突破的就是以下“七個問題”。
保健七大“攔路虎”
1. 早餐吃太多
不良後果:早餐吃得太多了,尤其是吃了一頓富含卡路里和脂肪的大餐,一些本應該流向大腦和肌肉的血液就轉向肚子,幫助消化。於是,大腦得不到足夠的補充,發生頭昏腦脹,昏昏欲睡的現象,接下來的一天也會沒什麼效率。
小建議:儘量吃得少吃得精。嘗試早餐吃兩個雞蛋和果醬烤麵包,研究表明,這和常吃乳酪百吉餅相比,上午更會精力充沛。
2. 兩餐間不吃零食
不良後果:早中餐和中晚餐之間超過4小時,血糖會下降,消耗後身體的能量接近“零點”,情緒會變得暴躁,再吃飯時就會狼吞虎嚥,對胃部消化產生不良影響。
小建議:在兩餐間吃些小零食,及時補充能量。如湯、沙拉或蔬菜,這樣不但吃得少,情緒也會穩定。
3. 不睡午覺
不良後果:不睡午覺,會導致使人體的新陳代謝加快,增加能量消耗,加快衰老。
小建議:儘量要睡午覺,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這樣才不會累。儘量採用躺在椅子上,而非趴在桌上的睡法。睡完午覺之後,最好起身洗把臉,動一動身體,再喝上一杯熱茶。
4. 晚上11點後睡覺
不良後果:11點後,人體的肝臟開始排毒。在11點後睡覺,肝臟肯定要受損。而且,白天也會沒精神。長此以往,身體素質會下降,直接導致亞健康。
小建議:在晚上11點之前一定要入睡。
5. 久坐不動
不良後果:久坐不動,女性容易引發盆腔、附件炎症以及卵巢囊腫等問題。
小建議:每工作一小時後休息10分鐘,做伸展動作,如伸腿、扭腰。
6. 鍛煉前不喝水
不良後果:鍛煉不喝水,就像裝著半箱油和滿箱油的坦克比賽誰跑得遠一樣,肯定跑不遠。因為水對於平衡體溫、維持血液迴圈至關重要,如果失去占體重2%的水,鍛煉時會因體能大幅削弱導致極為疲勞。
小建議:要保持精力,在鍛煉前1~2小時,喝16盎司(相當於474毫升)的水,或者無咖啡因飲料,且在鍛煉後15分鐘,再喝6~8盎司(相當於178毫升~236毫升)水。
7. 週末睡到9點
不良後果:若整個星期,7點就起床。雙休日要睡到9點,儘管只是多睡了2個小時,起床後會頭暈腦漲,行動遲緩,並持續4小時左右。這都是因為睡眠慣性的原因。
小建議:雙休日像往常一樣起床,如果想懶床,可以多睡30~60分鐘,以避免睡眠慣性。中午還可以打個盹,但時間不要超過45分鐘,這樣把補“覺”的時間平均分配,就不會頭暈腦漲了。
其實,很多不良習慣,都是因為我們太過忽視的緣故造成的。一旦形成了,又“懶”得改變,於是惡性循環,久而久之,就亞健康了。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打破“壞習慣”,重新養成“好習慣”。這樣,不久以後,你會發現,亞健康已經離你很遙遠了。
白領吃什麼解乏又減壓
白領生活節奏快,飲食不規律,缺斤短兩,每日不能攝入足夠全面的新陳代謝所需的營養元素。但是一些基本營養元素,不僅對我們的健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還能有效地緩解身心壓力。
維生素是最好的減壓劑
營養專家認為,面對令人擔憂的事情或持續不斷的壓力,身體會產生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肌肉收緊等“攻擊或逃避反應”,這時特別需要身體提供營養素、維生素和額外的能量。當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時,身體會消耗大量的維生素C,應注意多攝取諸如洋蔥、青椒、菠菜、花菜等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
許多營養學家將B族維生素視為減壓劑,它可以調節內分泌,平衡情緒,鬆弛神經。B族維生素含量較多的食物有:胚芽米、糙米、全麥麵包、深色蔬菜、低脂牛奶、豆漿、蛋、菠菜、番茄等。
鈣、鎂、鋅穩定情緒
鈣是天然的神經系統穩定劑。有實驗證明,人在受到某種壓力時,通過小便排出體外的鈣就會增加。因此,凡遇到不順心的事,脾氣不好時,注意選擇含鈣高的牛奶、優酪乳、蝦皮、蛋黃等食物,有安定情緒的效果。鎂也是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它可以讓肌肉放鬆,心跳有規律。富含鎂的食物有:杏仁、花生、海鮮、豆類、香蕉等。此外,鋅是合成蛋白質和核酸的重要輔助因數,也與維持血糖平衡有關,血糖過低既影響工作效率也影響情緒。富含鋅的食物有蛋、麥芽、瘦肉、海鮮等。
鹼性食物消除疲勞
當人體處於疲勞狀態時,體內酸性物質會聚集,導致疲勞加重。因此,多攝取鹼性食物,能使酸堿達到平衡,緩解我們的生理和心理壓力。一般來說,凡是含有鈣、鈉、鉀、鎂等元素總量較高,並在體內最終代謝呈鹼性的食物,如海帶、菠菜、胡蘿蔔、芹菜等,屬於鹼性食物。水果在味覺上呈酸性,但在體內氧化分解後會產生鹼性物質,故也屬於鹼性食物,如西瓜等。如果要吃酸性食物,如龍蝦、雞肉、鴨肉、牛肉、豬肉等葷食,則要控制分量,以免破壞體內的酸堿平衡。
膳食纖維是減壓良方
長期的壓力和疲勞會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如慢性便秘、消化不良或心血管疾病。食物中的膳食纖維能夠幫助消化,促進腸蠕動,減少胃腸疾病,維護腸胃和心臟的正常運作。補充膳食纖維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吃蔬菜水果,並以五穀雜糧代替白米,以全麥麵包代替精製白麵包。
結語:工作很重要健康更重要,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每工作兩小時就起來活動15分鐘,倒點水看看窗外的景色對調節身心是很有幫助的。
”在競爭激烈、人際關係複雜的職場,“健康”兩字的地位被壓縮到最小。但是,就算你真的“用命換到錢”了,以後真地能夠“用錢換命”嗎?其實,這種想法相當不妥。健康問題,無論何時,都很重要,忽視不得!白領們要保健,首先要突破的就是以下“七個問題”。
保健七大“攔路虎”
1. 早餐吃太多
不良後果:早餐吃得太多了,尤其是吃了一頓富含卡路里和脂肪的大餐,一些本應該流向大腦和肌肉的血液就轉向肚子,幫助消化。於是,大腦得不到足夠的補充,發生頭昏腦脹,昏昏欲睡的現象,接下來的一天也會沒什麼效率。
小建議:儘量吃得少吃得精。嘗試早餐吃兩個雞蛋和果醬烤麵包,研究表明,這和常吃乳酪百吉餅相比,上午更會精力充沛。
2. 兩餐間不吃零食
不良後果:早中餐和中晚餐之間超過4小時,血糖會下降,消耗後身體的能量接近“零點”,情緒會變得暴躁,再吃飯時就會狼吞虎嚥,對胃部消化產生不良影響。
小建議:在兩餐間吃些小零食,及時補充能量。如湯、沙拉或蔬菜,這樣不但吃得少,情緒也會穩定。
3. 不睡午覺
不良後果:不睡午覺,會導致使人體的新陳代謝加快,增加能量消耗,加快衰老。
小建議:儘量要睡午覺,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這樣才不會累。儘量採用躺在椅子上,而非趴在桌上的睡法。睡完午覺之後,最好起身洗把臉,動一動身體,再喝上一杯熱茶。
4. 晚上11點後睡覺
不良後果:11點後,人體的肝臟開始排毒。在11點後睡覺,肝臟肯定要受損。而且,白天也會沒精神。長此以往,身體素質會下降,直接導致亞健康。
小建議:在晚上11點之前一定要入睡。
5. 久坐不動
不良後果:久坐不動,女性容易引發盆腔、附件炎症以及卵巢囊腫等問題。
小建議:每工作一小時後休息10分鐘,做伸展動作,如伸腿、扭腰。
6. 鍛煉前不喝水
不良後果:鍛煉不喝水,就像裝著半箱油和滿箱油的坦克比賽誰跑得遠一樣,肯定跑不遠。因為水對於平衡體溫、維持血液迴圈至關重要,如果失去占體重2%的水,鍛煉時會因體能大幅削弱導致極為疲勞。
小建議:要保持精力,在鍛煉前1~2小時,喝16盎司(相當於474毫升)的水,或者無咖啡因飲料,且在鍛煉後15分鐘,再喝6~8盎司(相當於178毫升~236毫升)水。
7. 週末睡到9點
不良後果:若整個星期,7點就起床。雙休日要睡到9點,儘管只是多睡了2個小時,起床後會頭暈腦漲,行動遲緩,並持續4小時左右。這都是因為睡眠慣性的原因。
小建議:雙休日像往常一樣起床,如果想懶床,可以多睡30~60分鐘,以避免睡眠慣性。中午還可以打個盹,但時間不要超過45分鐘,這樣把補“覺”的時間平均分配,就不會頭暈腦漲了。
其實,很多不良習慣,都是因為我們太過忽視的緣故造成的。一旦形成了,又“懶”得改變,於是惡性循環,久而久之,就亞健康了。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打破“壞習慣”,重新養成“好習慣”。這樣,不久以後,你會發現,亞健康已經離你很遙遠了。
白領吃什麼解乏又減壓
白領生活節奏快,飲食不規律,缺斤短兩,每日不能攝入足夠全面的新陳代謝所需的營養元素。但是一些基本營養元素,不僅對我們的健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還能有效地緩解身心壓力。
維生素是最好的減壓劑
營養專家認為,面對令人擔憂的事情或持續不斷的壓力,身體會產生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肌肉收緊等“攻擊或逃避反應”,這時特別需要身體提供營養素、維生素和額外的能量。當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時,身體會消耗大量的維生素C,應注意多攝取諸如洋蔥、青椒、菠菜、花菜等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
許多營養學家將B族維生素視為減壓劑,它可以調節內分泌,平衡情緒,鬆弛神經。B族維生素含量較多的食物有:胚芽米、糙米、全麥麵包、深色蔬菜、低脂牛奶、豆漿、蛋、菠菜、番茄等。
鈣、鎂、鋅穩定情緒
鈣是天然的神經系統穩定劑。有實驗證明,人在受到某種壓力時,通過小便排出體外的鈣就會增加。因此,凡遇到不順心的事,脾氣不好時,注意選擇含鈣高的牛奶、優酪乳、蝦皮、蛋黃等食物,有安定情緒的效果。鎂也是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它可以讓肌肉放鬆,心跳有規律。富含鎂的食物有:杏仁、花生、海鮮、豆類、香蕉等。此外,鋅是合成蛋白質和核酸的重要輔助因數,也與維持血糖平衡有關,血糖過低既影響工作效率也影響情緒。富含鋅的食物有蛋、麥芽、瘦肉、海鮮等。
鹼性食物消除疲勞
當人體處於疲勞狀態時,體內酸性物質會聚集,導致疲勞加重。因此,多攝取鹼性食物,能使酸堿達到平衡,緩解我們的生理和心理壓力。一般來說,凡是含有鈣、鈉、鉀、鎂等元素總量較高,並在體內最終代謝呈鹼性的食物,如海帶、菠菜、胡蘿蔔、芹菜等,屬於鹼性食物。水果在味覺上呈酸性,但在體內氧化分解後會產生鹼性物質,故也屬於鹼性食物,如西瓜等。如果要吃酸性食物,如龍蝦、雞肉、鴨肉、牛肉、豬肉等葷食,則要控制分量,以免破壞體內的酸堿平衡。
膳食纖維是減壓良方
長期的壓力和疲勞會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如慢性便秘、消化不良或心血管疾病。食物中的膳食纖維能夠幫助消化,促進腸蠕動,減少胃腸疾病,維護腸胃和心臟的正常運作。補充膳食纖維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吃蔬菜水果,並以五穀雜糧代替白米,以全麥麵包代替精製白麵包。
結語:工作很重要健康更重要,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每工作兩小時就起來活動15分鐘,倒點水看看窗外的景色對調節身心是很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