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瘡, 俗稱青春痘、暗瘡, 中醫古代稱之為面瘡、酒刺, 是一種發生於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膚病。 多見於頭面部、頸部、前胸、後背等皮脂腺豐富的部位。 臨床以白頭粉刺、黑頭粉刺、炎性丘疹、膿皰、結節、囊腫等為主要表現。 除兒童外, 人群中約有80%~90%的人患本病或曾經患過本病(包括輕症在內)。 痤瘡是發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膚病, 該病發生的因素多種多樣, 但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毛孔堵塞。 青春痘是青春期的孩子常見的皮膚性疾病, 也是比較容易發病, 如果處理不好它就會留下痘印痘疤。
三多兩忌戰勝青春痘
所謂的三多是指我們的飲食結構中的調整, 正所謂病從口入, 有時在我們不注意的情況下病菌就有可能從我們的食物中進入到我們的體內。
一多:吃含鋅含鈣的食物。 鋅可以增加抵抗力, 加速蛋白質合成及細胞再生, 並促進傷口癒合, 而鈣能安撫神經。 含鋅豐富的食品有很多, 如玉米, 扁豆, 黃豆, 蘿蔔、蘑菇、堅果、肝臟、扇貝等。 牛奶則是補鈣的極好選擇。
二多:多吃維生素含量多的食品。 特別要補充維生素A、B2、B6、C、E。
維生素A對肌膚有再生作用。 而與鋅協作時不僅能抑制上皮細胞增生和毛囊的過度角質化、還可以調節汗腺分泌, 減少酸性代謝物對皮膚的侵蝕, 有助於皮膚健康。
維生素C是有效的抗氧, 有利於修復被暗瘡損傷的結統組織。
維生素B2及B6可參與精代謝蛋白質和促進脂肪的代謝, 加速細胞生物氧化, 平復暗瘡。
作為美容大使的維生素E的養顏作用更是不用重提了。
含維生素A的食品大致有菠菜、生菜、杏、芒果、動物肝臟、魚肝油、魚卵、而豆油、堅果和菌藻類如木耳、猴頭菇則含豐富的維生素E。 含維生素B2、B6的食物多集中在綠葉蔬菜、魚類、特別是鱔魚中。
三多:多吃粗纖維食品。 可促進腸胃蠕動加快代謝使多餘的油脂儘早排出體外。 如全麥麵包、豆類食品。
兩忌
一忌:肥忖厚味食品。 中醫認為暗瘡源於過食肥甘。 所以應少吃肥肉油煎等油膩食物及高精食品。
二忌:辛辣溫熱。 因為辛辣食物易刺激神經和血管容易引起暗瘡復發。 同時含刺激性的咖啡、狗肉、辣椒等也要避免食用。
中醫認為痤瘡是血中有血熱存在, 血中之毒是由五臟蘊熱, 注入血脈。 另外經絡中血氣不和, 外來濕邪、熱邪損傷人體血液, 導致痤瘡。 因此, 戰勝青春痘便要從自身習慣入手, 調整飲食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