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統計分析了830例白癜風, 發現95.54%與季節因素有關, 特別是春末夏初這段時間較易發生白斑或增加新白斑。 其中6.8%是在陽光下暴曬後發病, 這是什麼原因呢?
我們認為:一是陽光暴曬後, 黑色素細胞功能亢進, 其酪氨酸酶及多巴氧化中間物質遭到破壞, 中間物質是一種重要的保護機制, 一旦這種保護機制消耗衰退, 黑色素便有被破壞的可能;二是可能是由於細胞本身可合成的黑色素的中間物質過度產生或積聚而損傷黑色素細胞, 從而發生白斑。
世界上有關白癜風的調查資料表現,
1、淺色膚種的黑色體色澤相對較淡, 體積較小, 橢圓形, 成集合型分佈, 亦即幾個黑色素體裹在一起;深色膚種的黑色素體則相反, 色澤深褐, 體積較大, 球形, 呈單一型分佈, 亦即黑色素體單個存在。
2、黑色素體從黑色素細胞轉移到臨近的角朊細胞中時, 淺色膚種黑色素體主要見於表皮的基低層與棘細胞層, 而深色膚種人的表皮各層均可見到黑色素體。
3、黑色素體在角朊細胞中的降解(融化、消失)過程亦不同。
4、深色膚種的黑色素合成代謝可能比較旺盛, 如果一旦給予紫外線那樣的啟動因素, 黑色素合成代謝會極為旺盛, 因此會加快黑色素細胞的消耗;由於旺盛的黑色素代謝, 其中間產物的過分堆積反過來又能殺傷黑色素細胞, 從而阻礙了黑色素細胞的合成代謝而發生脫色性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