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心披著羊皮的低血糖

通常血糖越低、下降速度越快, 中樞神經系統症狀越明顯, 甚至發生昏迷或癱瘓等, 常被誤診為腦血管病或癲癇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另外還有一些情況因為不典型, 容易混淆被忽略。

糖尿病病程較長, 合併自主神經病變或老年糖尿病患者, 對低血糖警戒反應能力降低或喪失, 往往在低血糖發生前沒有出現交感神經興奮症狀, 如心慌、出汗等, 稱為無症狀性低血糖或未察覺的低血糖。 另外, 糖尿病患者應用胰島素和/或聯合口服降糖藥強化血糖控制, 而長期應用β受體阻滯劑(如心得安)者可掩蓋和延緩低血糖症狀,

亦可表現為無症狀性低血糖。 患者長期處於低血糖狀態, 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永久性損害, 甚至危及生命, 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無症狀性低血糖的發生多是因為糖尿病導致的神經病變, 使交感神經變得不敏感, 反復的低血糖發作使胰升血糖素或腎上腺素對低血糖反應的血糖閾值下降, 患者可無前驅症狀而迅速進入昏迷狀態, 多發生於病程長的1型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肝腎功能減退的患者或合併糖尿病腎病, 使口服降糖藥及胰島素蓄積於體內者。 對這些病人定期監測血糖是及時發現無症狀性低血糖的重要手段。

親朋好友團聚, 有時難免喝酒, 糖尿病患者在應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

尤其磺脲類藥物治療期間飲酒, 可能會發生藥物性低血糖, 嚴重者可導致低血糖昏迷甚至死亡。 飲酒所致低血糖可發生在空腹或餐後, 與飲酒方式、飲酒量和飲酒者個體情況有關。 飲酒後酒精在體內代謝, 減少或抑制糖原異生(這是人體在空腹狀態下血漿葡萄糖的主要來源), 同時抑制或減弱了低血糖時升糖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胰高糖素和生長激素等)的釋放, 加重了低血糖的發生並延長低血糖的恢復時間。 飲酒使糖負荷後胰島素分泌增加, 從而增加餐後低血糖發生的危險。 值得警惕的是, 這種低血糖表現常常被醉酒反應掩蓋, 即使發生了嚴重而持久的低血糖, 患者也往往渾然不覺, 最終導致低血糖性休克。
若不及時治療, 可能會導致腦組織不可逆的損傷, 甚至引起死亡。 因此糖尿病患者應適度飲酒, 在飲酒前可進食適量碳水化合物, 避免空腹飲酒及長時間酗酒, 並及時監測進餐前後血糖。

糖尿病患者因其複雜的病理生理特點及臨床表現, 千萬不能過分相信自我感覺, 定期監測血糖, 掌握自身血糖波動的特點, 是及時預防並發現低血糖的重要途徑。 一旦出現低血糖, 應首先採取家庭自救, 立即給患者口服葡萄糖或含葡萄糖食物;若突然出現意識混亂、行為異常, 建議立即飲用一杯果汁或加3匙糖的糖水。 家中常見的急救食物包括:葡萄糖片3片、含糖果汁半杯、方糖6塊、糖果2~3塊、甜餅乾3塊、牛奶1杯。 10~15分鐘後, 若症狀還未緩解,

可再吃一次。 若低血糖發生在夜間, 可另外吃一份含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的點心。 當口服葡萄糖不足以緩解低血糖時, 可靜脈推注葡萄糖或胰高血糖素。 另外, 口服α-糖苷酶抑制劑的患者, 低血糖急救時必須使用葡萄糖, 而不能食用蔗糖來處理。 注射胰島素的患者可以預備一個胰升血糖素應急盒, 以備不時之需。 對出現了神志不清的危重患者, 應在家庭自救的同時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儘快送往醫院搶救。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