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青光眼的種類

青光眼是一種引起視神經損害的疾病。 視神經由很多神經纖維組成, 當眼內壓增高時, 可導致神經纖維損害, 引起視野缺損。 早期輕微的視野缺損眾通常難以發現, 如視神經嚴重受損, 可導致失明。 儘早地進行青光眼的檢查、診斷和治療是防止視神經損害和失明的關鍵。

青光眼的種類主要有四種:

天性青光眼、原發性青光眼、繼發性青光眼、混合型青光眼。 各種類型的青光眼的臨床表現及特點各不相同。

一、先天性青光眼:

根據發病年齡又可為嬰幼兒性青光眼及青少年性青光眼。 30歲以下的青光眼均屬此類範疇。

先天性青光眼形成的原因是胚胎發育過程中, 眼前房角發育異常, 致使房水排出受阻, 引起眼壓升高。 25-80%的病人半年內顯示出來, 90%的患兒到一歲時可確診。 10%的病人在1-6歲時出現症狀。

1. 嬰幼兒性青光眼:一般將0-3歲青光眼患兒歸為此類。 此型是先天性青光眼中最常見者。 母體內即患病, 出生後立即或緩慢表現出症狀。 一般是雙眼性病變, 但卻不一定同時起病, 也有25-30%患兒單眼發病。 臨床表現為出生後眼球明顯突出, 頗似牛的眼睛故稱“牛眼”, 怕光、流淚、喜揉眼、眼瞼痙攣, 角膜混濁不清、易激動哭 鬧、飲食差或嘔吐、汗多等到全身症狀。 此型的預後關鍵在於及時正確診斷, 因小兒眼球壁正處於發育階段, 查眼壓, 可能正常,

而眼底檢查不好配合, 所以缺乏青光眼豐富俅簿。

2. 青少年性青光眼:發病年齡3-30歲之間。 此型臨床表現與開角型青光眼相似, 發病隱蔽, 危害性極大。 近年來此型多發生于近視患者且有發病率不斷上升的趨勢。 90%以上的患者並不表現為典型青光眼症狀, 而是以“近視、視疲勞、頭痛、失眠”, 甚至不知不覺失明而來就診, 詳細檢查才知道是青光眼。 有的患者查出來青光眼, 但自己錯誤的認為, 我現在又沒有什麼感覺, 視力也可以, 不可能象大夫說的那麼嚴重, 真正失明了, 那時後悔也來不及了, 只能在黑暗中痛苦的渡過終生。

二、原發性青光眼:

1.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發生, 是由於眼內房角突然狹窄或關閉, 房水不能及時排出,

引起房水漲滿、眼壓急劇升高而造成的。 多發於中老年人, 40歲以上占90%。 女性發病率較高, 男女比例為1:4。 來勢兇猛, 症狀輕劇, 發病時前房狹窄或完全關閉, 表現突然發作的劇烈眼脹頭痛、視力銳減、眼球堅硬如石, 結膜充血、噁心嘔吐、大便秘結、血壓升高, 此時全身症狀較重易被誤診為胃腸炎、腦炎、神經性頭痛等病變。

2. 慢性閉角型青光眼:此型占原發性青光眼患者50%以上, 發病年齡30歲以上, 近年來, 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 社會競爭日趨激烈, 腦力勞動者有急劇升高的趨勢, 此型發作一般者有明顯的誘因, 如情緒激動、視疲勞, 用眼用腦過度, 長期失眠, 習慣性便秘、婦女在經期, 或局部、全身用藥不當、均可誘發, 表現為眼部乾澀,

疲勞不適, 脹痛、視物模糊或視力下降、虹視, 頭昏痛, 失眠、血壓升高。

三、繼發性青光眼:

1. 屈光不正(即近視、遠視)繼發青光眼:由於屈光系統調節失常, 睫狀肌功能紊亂, 房水分泌失恒, 加之虹膜根部壓迫前房角, 房水排出受阻, 所以引起眼壓升高, 此類患者的臨床特點是自覺視疲勞症狀或無明顯不適, 戴眼鏡無法矯正視力, 易誤診, 故有屈光不正病史的患者一旦出現無法解釋的眼部異常時應及時找有青光眼豐富臨床經驗的大夫 , 詳細檢查。

2. 角、結膜、葡萄膜炎繼發青光眼:眼內炎症引起房水混濁、睫狀肌、虹膜、角膜水腫、房角變淺, 或瞳孔粘連, 小梁網阻塞, 房水無法正常排出引起眼壓升高。

3. 白內障繼發青光眼:晶體混濁在發展過程中,

水腫膨大, 或易位導致前房相對狹窄, 房水排出受阻, 引起眼壓升高, 一旦白內障術後, 很快視神經萎縮而失明。

4. 外傷性青光眼:房角撕裂、虹膜根部斷離、或前房積血、玻璃體積血、視網膜震盪, 使房水分泌、排出途徑受阻繼發青光眼視神經萎縮, 如能積極中藥治療預後良好, 手術只能修復受損傷的眼內組織, 但其引起的眼底損傷無法糾正, 所以此型病人一般在當時經西醫處理後, 認為就好了, 不再治療, 一旦發現已視神經萎縮, 造成嚴重的視力損害。

四、混合型青光眼:

兩種以上原發性青光眼同時存在, 臨床症狀同各型合併型。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