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帕金森有哪些治療原理

帕金森病又名震顫麻痹, 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神經系統變性疾病。 其主要以肢體震顫、運動遲緩為主要表現, 一旦罹患, 則是一個逐步進展的過程, 最終導致肢體強直、臥床不起而走向生命的終點。 迄今在世界範圍內, 即便包括最先進最昂貴的腦深部電刺激術都不能扭轉該病的進程。 但是只要以長遠的眼光對疾病進行規範、系統的、有計劃的治療, 仍然可以達到基本保持生活品質、基本不影響生命週期的效果。 可以說, 治療思維是影響治療效果最核心的因素。 總體來講帕金森病的治療應遵循“綜合評估、不求全效、適時手術、身心並重”的思維原則。

綜合評估是指對患者的年齡、職業、併發疾病、起病表現等進行全面的評估, 抓住每個不同時期的主要矛盾, 為患者今後治療制定一個長遠的、前瞻性治療計畫, 使患者能夠從容不迫地應對不同的疾病階段。

不求全效, 由於帕金森病的治療需要隨著病情的發展而逐步調整藥物的劑量與種類, 疾病加重在生命週期內沒有止境而藥物則由於其毒性與副作用, 往往跟不上疾病的進展這趟車。 故要使用盡可能小的藥物劑量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 並盡可能推遲左旋多巴類藥物的使用時機。 在已經基本能夠保證正常的生活品質的前提下, 為求全效而盲目加藥無異於飲鴆止渴。

適時手術, 即使經過了最規範的藥物治療, 藥物的失效與難以耐受的副作用的出現往往仍然難以避免。 因此, 要在恰當的時機果斷選擇手術治療。 目前的手術主要為腦立體定向手術, 其包括立體定向射頻術與腦深部電刺激術。 前者利用微電極記錄和分析細胞放電特徵, 可精確定位引起震顫和肌強直的神經單元, 進行細胞功能定位, 利用射頻糾正基底節過高的抑制性輸出達到改善症狀, 降低藥量的目的, 是目前在國內運用最廣、技術最成熟且價格親民的手術方式。 後者的手術方式與前者類似, 不同的是前者利用射頻而後者利用一個類似心臟起搏器的裝置產生高頻電刺激起到抑制作用。 其優勢在於損傷範圍小、可逆、可調、療效持久。

但是價格相當昂貴且需要時間的進一步檢驗。 手術治療實際上是相當於將疾病重新拉回到較早的發展階段。

身心並重, 帕金森病本身、心理壓力及所使用的藥物均有可能使患者產生抑鬱、幻覺等精神障礙, 嚴重的甚至產生自殺、自傷、傷人等危險行為, 因此同樣要進行積極的應對, 方能達到身心和諧的目標。

在科學的治療思維的指導下, 帕金森病的療效是樂觀的。 大多數的患者在60歲以後起病, 理想狀態下, 非藥物治療可以維持1-2年的時間, 非左旋多巴藥物治療可以維持2-3年, 左旋多巴類藥物可以維持5-10年, 手術可以維持5年左右(腦深部電刺激則有可能維持10年或以上), 術後的藥物治療又可以維持5年左右。

因此一般患者完全有可能將接近正常的生活品質維持到80歲或以上, 所以說基本上不影響生命週期。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