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小兒咳嗽常見五個原因 三個外治妙法止咳快

咳嗽不是病, 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修復過程, 但是家長看著孩子咳嗽不止往往會不忍心, 而如何搞清楚孩子出現咳嗽症狀的原因, 並且進行及時的治療, 是每位家長都應當注意的事項, 那麼, 小兒咳嗽的原因有哪些?

小兒咳嗽的常見原因有:

上呼吸道感染引發的咳嗽

上呼吸道感染時小兒的鼻腔黏膜已發炎, 如再吸入乾燥空氣將會使鼻腔更為不適, 並還會加重咳嗽。 因此, 要保持房間空氣濕潤, 可以使用加濕器、掛濕毛巾、用水拖地板或在房間裡放一盆清水等方法增加空氣濕度。 如果孩子的咳嗽和鼻塞症狀持續一周仍未見好轉,

應該儘快帶孩子看醫生。

支氣管炎引發的咳嗽

應去醫院治療, 服用醫生開具的小兒止咳類藥物, 孩子不能吃太甜或太鹹的食物, 否則會加劇夜間咳嗽。

咽喉炎引起的咳嗽

這種情況下家長不可自行在家解決, 應及時就醫, 請醫生明確診斷後對症治療。

過敏性咳嗽

注意平時儘量不要讓孩子感冒, 應到醫院向醫生諮詢。 對家族有哮喘及其他過敏性病史的寶寶, 咳嗽應格外注意, 及早就醫診治, 明確診斷, 積極治療, 阻止發展成哮喘。

吸入異物引發嗆咳

吸入異物後父母要鼓勵小兒咳嗽, 千萬別用手在其嘴裡亂摳, 以防異物越摳越深, 以致把氣道完全堵死。 如果沒有咳出東西, 小兒反復咳嗽或氣喘,

說明異物已到達下呼吸道, 應立即送小兒去醫院及時取出異物。

小兒咳嗽很常見, 現介紹幾種小兒咳嗽的外治妙法:

敷足

1、石膏6克, 枳實10克, 瓜蔞12克, 明礬、冰片各3克。 將上述藥材研成細末混合均勻, 加凡士林調為糊狀, 外敷患兒雙足心湧泉穴, 每日一換, 連敷5~7天。 此法可清熱宣肺, 化痰止咳。

2、吳茱萸10克, 法半夏6克, 研成細末, 加醋適量調為糊狀, 外敷雙足心湧泉穴, 並用棉布包好, 24小時一換, 連敷3~5次, 伴喉間痰鳴者, 可加風化硝10克, 其效尤佳。 此法可化痰止咳。

足浴

1、將生薑30克放入藥罐中, 加清水適量, 浸泡5~10分鐘後, 水煎取汁, 放入盆中, 待溫時足浴, 每次一劑, 每日2~3次, 每次10~30分鐘, 連續2~3天。 此法可溫肺散寒。

2、麻黃、杏仁、甘草各5克, 大力子15克, 石膏30克。

將上述藥材如上法足浴, 每次15~30分鐘, 每日2~3次, 每日一劑, 連續3~5天。 此法可清熱宣肺, 止咳化痰, 適用於肺熱咳嗽。

填臍

1、枯礬、皂莢各3份, 牽牛子、杏仁、梔子各2份, 共研細末, 裝瓶備用。 使用時每次取藥末適量, 取蔥白1~3根搗爛, 加蛋清少許, 與上述藥末調為稀糊狀, 外敷肚臍孔處, 用布覆蓋並用膠布貼好, 每日換藥一次, 連續7~10天。 此法可止咳化痰。

2、紫蘇、防風、半夏、茯苓各4份, 陳皮3份, 甘草、杏仁各2份, 白芥子1份, 共研細末, 裝瓶備用。 使用時每次取藥末適量, 用清水少許調為稀糊狀, 外敷于肚臍孔處, 用布覆蓋並用膠布貼好, 每日換藥一次, 連續5~7天。 此法可疏風散寒, 宣肺止咳。

對於小兒身上所出現的咳嗽症狀, 家長可採取以下措施進行護理:

飲食要清淡

但應富有營養並易消化和吸收為宜。 食欲不振, 可做些清淡味鮮的菜粥、片湯、麵湯之類的易消化食物。

多喝白開水

要喝足夠的水, 來滿足患兒生理代謝需要。 充足的水分可幫助稀釋痰液, 便於咳出, 最好是白開水, 絕不能用各種飲料來代替白開水。

多食用新鮮蔬菜及水果

可補充足夠的無機鹽及維生素, 對感冒咳嗽的恢復很有益處。 多食含有胡蘿蔔素的蔬果, 如番茄、胡蘿蔔等。

4、選用祛痰兼止咳的藥物

有痰咳嗽慎用鎮咳藥, 以免造成痰液積聚和病情惡化!咳嗽多由痰液粘稠, 痰量增多, 咳痰不暢引起。 若痰液排除不暢, 可能繼發感染, 從而加重病情及時祛痰、排痰, 有助於控制咳嗽症狀。 可選用作用機制最全面的祛痰止咳藥富露施,

從藥理學看, 富露施具有以下獨特的功效: 強力溶解痰液;增強呼吸道排痰能力;去除肺部中感冒引起的病毒, 起到保護肺的作用, 從而全面有效、快速地達到止咳的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