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小孩子頸部僵硬或是自發性寰樞椎半脫位

十歲的佳佳最近出現了不適:動不動就喊頸酸、頸痛、頸部僵硬, 甚至看書的時候, 頭會不自主地歪向一邊, 也不願活動。 媽媽想, 孩子整天學習那麼辛苦, 一定是太累了, 於是, 特意讓佳佳放鬆兩天, 多注意休息, 但還是不見好轉。 不會是有其他什麼病吧?媽媽心裡著急了, 趕緊帶佳佳到單位的醫務室。 醫生問了佳佳的情況, 得知她最近忙著複習應付考試, 在桌前一坐就是從早到晚一整天, 動也不動, 然後又簡單檢查了一下, 得出結論:“佳佳怕是得了頸椎病了。 ”這下可把媽媽嚇呆了:“頸椎病?怎麼可能?”要知道,

媽媽的單位就有個頸椎病老病號, 每次看到那個同事被頸椎病折磨的痛苦樣子, 媽媽就對頸椎病產生恐懼, 如今, 佳佳竟然也被診斷為頸椎病, 她才十歲啊, 以後那麼長的日子怎麼過啊!想到這裡, 媽媽的眼淚一下子就出來了。

頸椎病不是大人才得的嗎?怎麼這麼小的孩子也會有呢?佳佳得的到底是不是頸椎病?那位醫生的診斷有沒有問題呢?要想知道答案, 我們先來弄清楚關於頸椎病的幾個問題。

頸椎病是怎樣發生的

頸椎病是由於頸椎間盤老化退變, 引起相關組織的病變所引發的相應臨床表現, 多見於中老年人, 常見的發病原因有:

①年齡因素。 就像一台使用多年的機器一樣, 隨著年齡的增長, 人體也會像機器那樣發生磨損、老化。

②慢性勞損。 各種長期、慢性、過量、過度的活動, 都將引起頸椎結構的退變。 如長期伏案工作、不良的睡眠姿勢等, 一些職業尤其容易引發頸椎的退變, 如會計、繪圖者、長時間看電腦、教師、外科醫生、辦公室人員等。

③外傷。 反復的頭頸部外傷, 會加快頸椎間盤的退變。 ④頸椎的先天畸形和發育性椎管狹窄, 都易誘發頸椎病。

頸椎病的臨床症狀可謂複雜多樣, 除了頸酸、頸痛、僵硬、麻木外, 有的還會出現眩暈、頭重腳輕、肢體無力、行走不穩, 嚴重者可導致癱瘓, 大小便失控。

由於頸椎病症狀多種多樣, 非專科的醫生有時難以將其和其他類似疾病分辨清楚。 甚至, 有些非正規診所惡意做出“頸椎病”的診斷, 讓不少人上當受騙。

其實, 頭頸酸痛、眩暈不適很常見, 不一定都是頸椎病所致, 千萬不要亂下診斷, 自尋煩惱。 即使是頸椎病, 經過及時、正確的治療, 患者也可以得到康復與改善, 完全沒必要談頸椎病色變, 應及時到正規、技術水準高的醫院就診。

小孩子會得頸椎病嗎

如前所述, 頸椎病是頸椎間盤的退變所致, 而兒童期是不會出現脊柱退行性變的, 因此, 小孩一般不會發生頸椎病。 醫生僅憑“頸痛”、“頸部僵硬”, 就說佳佳得了頸椎病, 實在是欠考慮的。

那麼, 佳佳頸部不適是什麼問題呢?筆者認為, 很可能是一種稱為“自發性寰樞椎半脫位”的病變。 這種病變多發生在13歲以下的兒童, 一般繼發於扁桃腺炎等咽喉部的深部感染炎症, 導致寰樞椎關節產生反應性關節炎,

關節囊及周圍結構鬆弛, 在輕微外傷作用下, 可引起寰樞椎脫位。 在臨床上表現為頸痛、僵直, 旋轉活動受到限制, 頭頸部傾斜。 進一步通過X線、CT等檢查可以確診。

儘管這種半脫位一般不壓迫脊髓, 但由於存在頸椎不穩, 有脊髓損傷的潛在危險, 患兒有影響生活和學習的症狀, 明確診斷後, 需及時治療, 主要是牽引復位, 通常用枕頜帶牽引, 維持牽引2~3周, 隨後以石膏或支架固定2~3個月。

因此, 對於近期出現頸痛、頸部僵直、活動不靈的兒童, 父母不要隨意給孩子扣上“頸椎病”的帽子, 增加心理負擔。 作為父母, 最重要的是, 到正規醫院骨科專科就診, 找出引起孩子頸痛的病因。

最終, 佳佳還是由媽媽帶到一家正規醫院的骨科進行了檢查,

醫生詳細地瞭解病史並體檢, 診斷為自發性寰樞椎脫位。 經過治療, 佳佳很快就恢復健康, 重新上學了。

小孩發生頸痛、頸部僵直的情況並不多見。 除了上面提到的自發性寰樞椎半脫位外, 還有外傷、腫瘤、炎症、先天性畸形等病因, 如外傷引起的頸椎脫位, 發生在頸椎的嗜酸性肉芽腫、頸椎結核等。 因此, 對於兒童的頸痛, 必須首先查清病因, 才能做到對因治療。

編輯推薦:

小孩經常揉眼睛或是頸椎病警報

新生兒“斜頸”的糾正方法

新生兒斜頸的全面解析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 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