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小兒流涎正常嗎 關於中醫治療的那些食療方

流口水醫學上稱為流涎或唾液增多。 引起流涎的原因很多。 一般6個月至3歲流口水較常見, 大部分是正常現象。 那麼, 小兒流涎的原因有哪些?

嬰幼兒時期流涎的原因很多, 有的在出生後2-4個月開始流涎, 以後越來越多, 特別是在5-6個月時更加顯著。 這是因為初生時唾液腺還沒有發育好, 到3-4個月以後發育逐漸成熟, 唾液分泌也就逐漸增加, 到5-6個月出牙時又刺激了局部的神經, 使唾液腺分泌更多, 而這時小兒尚不習慣於吞咽唾液, 再加上口腔又淺, 所以唾液不斷往外流, 這是正常生理現象。

隨著年齡漸長,

到孩子能吞咽過多的唾液後, 這種現象會自行消失。 家長不必緊張, 也不必治療。 如果3歲以上仍流口水應結合智力發育和動作發育來綜合衡量。 如果生長、智力和動作發育都落後, 那麼流口水便是智力發育落後的一種表現。 口腔咬合不正, 口部閉合不良, 也易造成口水外溢。 否則就不一定有問題。

如果本來唾液不多, 短期內突然增多, 或已能吞咽過剩唾液, 一度已不流涎, 而以後又出現流涎, 則要觀察小兒有無哭吵、發熱, 再看看口頰粘膜是否充血, 有無潰瘍或白點。 如果出現面部癱瘓, 或有其他神經系統變化, 造成臉部及口腔肌肉運動失調, 影響孩子的吞咽、咀嚼就容易發生流口水。 應請醫生進一步檢查病因, 以便進行治療。

咽喉中的腺樣體肥大, 或嚴重的過敏性鼻炎常須張口呼吸。 吞咽口水的動作較少, 口水外溢的情形較常發生, 便應針對這種情況進行治療。

導致小兒流涎的原因有很多, 可以嘗試中醫的方式進行醫治。 那麼, 中醫如何治療小兒流涎?

對於小兒流口水可運用以下治療辦法:

生白術9克, 益智仁9克, 加水煎30分鐘, 剩一小碗藥汁, 放入適量的白糖, 每日一劑, 日服2~3次。

綠茶2克, 白術12克, 甘草3克。 後兩味藥加水600毫升, 煮沸10分鐘, 加入綠茶, 分3次溫服, 複泡再飲, 每日一劑。

竹葉7克, 陳皮5克, 大棗5枚。 將上藥煎水, 分兩次服。 每日一劑。

桑白皮10~20克。 將上藥加水100毫升, 煎至60毫升, 分2~3次口服。 每日一劑, 5劑為一療程。

雞內金、生黃芪各10克, 益智仁、白術各8克。 將上藥水煎,

每日一劑, 分3次口服。 4劑為一療程。

吳茱萸、鹽附片各5克, 麵粉10克。 前兩味藥研細末, 加入麵粉, 用醋調成幹糊狀備用。 取上藥貼於兩足心(湧泉穴), 用紗布紮緊, 臨睡前貼, 翌日除之。

吳茱萸3份, 天南星一份。 上藥共研細末, 貯瓶備用。 用時取藥粉15克, 用陳醋調成糊狀, 敷貼湧泉穴(男左女右), 外用紗布紮緊。 每次敷貼12小時, 一般3或4次即可。

肉桂10克, 研細為末, 用醋調至糊餅狀, 貼敷兩足湧泉穴, 每晚睡前敷藥, 翌日取下, 連敷3~5次。

食療方法:

一、攝涎餅

【來源】經驗方

【原料】炒白術20-30克 益智仁20-30克 鮮生薑50克白糖50

克 白麵粉適量

【製作】先把炒白術和益智仁一同放入碾槽內, 研成細末;把生薑洗淨後搗爛絞汁;再把藥末同白麵粉、白糖和勻, 加入姜汁和清水和勻,

做成小餅15-20塊, 入鍋內, 如常法烙熟, 備用。

【用法】早晚2次, 每次1塊, 嚼食, 連用7-10天。

【功效】健脾攝涎。 適用于小兒口角流涎。

【宜忌】對小兒口腔潰瘍、小兒口瘡所致的流涎忌服。

二、益智粥

【來源】《補要袖珍小兒方論》

【原料】益智仁30-50克 白茯苓30-50克 大米30-50克

【製作】先把益智仁同白茯苓烘乾後, 一併放入碾槽內研為細末;將大米淘淨後煮成稀薄粥, 待粥將熟時, 每次調入藥粉3-5克, 稍煮即可;也可用米湯調藥粉3-5克稍煮。

【用法】每日早晚2次, 每次趁熱服食, 連用5-7天。

【功效】益脾, 暖腎, 固氣。 適用于小兒遺尿, 也可用于小兒流涎。

三、薑糖神曲茶

【來源】民間方

【原料】生薑兩片 神曲半塊 食糖適量

【製作】將生薑、神曲、食糖同放罐內, 加水煮沸即成。

【用法】代茶隨量飲或每日2-3次。

【功效】健脾溫中,

止涎。 適用于小兒流涎。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