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 脂肪肝已經成為僅次於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很多人並不重視脂肪肝的危害, 其實脂肪肝炎也是肝臟的殺手。
人的脂肪肝則是自己造成的。 專家指出, 肥胖是脂肪肝最常見原因。 尤其是現代人吃得又好又多, 肥胖問題愈來愈嚴重。 體重過重、意即身體品質指數(BMI)在25~30的人, 有一半的可能罹患脂肪肝;假如BMI超過30, 那肝包油的機率高達85%。
當攝入熱能多於機體消耗, 致使體內脂肪組織過多堆積而體重超過正常時稱為肥胖。 肥胖能使某些疾病加重, 但不能認為肥胖是造成其它各種疾病的原因,
除了肥胖, 高血脂、尤其是三酸甘油酯過高的人, 酗酒、糖尿病控制不良、C型肝炎、藥物(例如類固醇、治療免疫風濕藥物)等也是引起脂肪肝常見因素。
過去醫界多認為, 如果是長期大量飲酒造成的脂肪肝, 容易演變為酒精性肝炎、肝硬化, 進而可能導致肝癌等嚴重問題。 不是酗酒所造成的脂肪肝, 則不會演變成肝硬化。
但最近十幾年的研究卻發現, 有一部份很少喝酒、並非酗酒引起的脂肪肝病人, 也可能引發肝臟的致命危機。
脂肪肝炎也是肝臟殺手
美國梅約醫學中心指出, 沒有飲酒習性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的患者, 絕大部份是單純的脂肪肝, 對肝臟機能損傷並不大。
但要小心的是, 有少數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的肝功能指數(SGOT、SGPT)卻異常升高,
有多少比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會變成脂肪肝炎?對此, 專家表示, 統計顯示約有1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會變成脂肪肝炎。
超音波、抽血、肝臟切片確認
脂肪肝或脂肪肝炎一般沒有症狀, 很多人是在健康檢查發現, 或者是肝功能異常升高才會出現如疲倦、噁心、厭食、黃疸、右上腹腫脹等不適。
對此, 專家表示, 超音波是現今診斷脂肪肝最安全準確的工具。 如果:
超音波發現脂肪肝, 肝功能指數超過正常值兩倍(正常值SGOT、SGPT=5~40), 或者是體態肥胖, 並且排除B型、C型肝炎、酒精性肝炎、自體免疫疾病、藥物問題等常見的肝炎病因,
如果肝功能大於正常值5倍, 醫師會建議做肝臟切片, 進一步確認肝臟組織是否進展到纖維化、硬化階段。 但因多數脂肪肝炎病患並無症狀, 所以接受肝臟切片這種侵襲性檢查的意願很低, 所以多半以抽血、超音波追蹤。
減肥就是特效藥
肝膽科門診經常會有病人問醫生:“脂肪肝有沒有特效藥?”
沒有, 但醫生表示, 減重就是最好的特效藥!
單純的脂肪肝無藥可醫, 要靠自己努力。 若能從飲食控制、運動、規律作息來減肥最理想。
專家建議:
如果是飲酒造成脂肪肝, 應該戒酒;如果是C型肝炎引起脂肪肝, 則應治療C肝;如果是糖尿病病人, 則要控制病情穩定;如果是高血脂患者, 那麼在必要時, 必須服用降血脂藥物把血脂降下來;同時要注意,
至於脂肪肝炎, 目前還沒有理想藥物可用。 對此, 醫生表示, 脂肪肝炎並非病毒造成的, 所以沒有像B型肝炎、C型肝炎有抗病毒藥物治療。 現雖有一些利膽、降血糖藥物用在脂肪肝炎病人身上, 但成效並不顯著。
醫生們建議, 脂肪肝合併肝功能異常的病人, 最好每3個月抽血、每半年做一次超音波;若為單純脂肪肝, 半年追蹤一次即可。
小編提醒脂肪肝患者, 應該特別注意脂肪肝帶來的危害, 如果有脂肪肝應及時去醫院進行複診, 以免造成肝功能異常, 引發別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