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寶寶六個月早教 可讓寶寶多接觸不同的人

很多家長都對寶寶早教問題很重視, 那麼, 寶寶六個月早教該怎樣進行呢?

運動

靠坐到獨坐, 鍛煉頭頸腰背肌肉:從拉坐到靠坐, 逐步移走後邊的靠墊, 把玩具放在夠著處, 讓寶寶坐著玩一會兒, 每次5-10分鐘, 每天3-4次。

翻滾、打轉, 訓練全身肌肉運動及感覺和運動協調性:

翻滾:在平坦不太軟的床上或地墊上, 用玩具逗引寶寶從仰臥, 用玩具逗引(在一側), 使寶寶以腹部為支撐點四肢騰空, 身體在床上打轉轉。

認知

積木傳手:給寶寶一塊積木, 等他拿住後, 再向同一只手遞另一塊積木。 看他能否換手後再拿這一塊。

如不能換手, 就要教他先換手後再拿新的。 練習幾次後就會了。

抓取小東西:可以鍛煉指尖細小肌肉的協調動作。 先學會大把抓逐漸到拇食指對捏。 每天練習數次, 抓取均從大變小, 家長應注意安全, 以免誤食。 可選擇小餅乾, 小米花等, 即使進口內也會立即溶化變軟。

最初對物的記憶:一般嬰兒最初對物的記憶是燈。 但也有孩子對燈不感興趣, 可選認任何他喜愛的一幅圖畫或物品。 訓練方法:用手開關燈的開關, 使燈亮了又滅, 一面慢慢說“燈”, 使孩子目光漸漸移到燈上, 每天練習5-6次, 直至你一說“燈”, 他就用眼睛盯住燈。 抱孩子在室內不同位置, 看看孩子的目光是否仍能找到燈。

語言

動作與語言相聯繫:孩子進食時說:吃飯了!散步時可說:狗來了;哥哥跑……拍手,

媽媽晾衣服……

教物品名稱:反復教孩子認識他熟悉、喜愛的各種日常生活用品的名稱, 如起床時, 認識小被子、衣服;餵奶時, 認識奶瓶手絹, 坐小車認“小車”, 吃蘋果, 告訴他這是“蘋果”, 日積月累, 寶寶能吃懂很多話。

教發爸爸、媽媽音:有意識地教孩子發出ma-ma, ba-ba音, 並給予鼓勵, 如能與實際人聯繫, 嬰兒能逐漸理解該詞的意義。

唱兒歌做動作:有利於語言理解:如一面說“拉大鋸, 扯大鋸, 姥姥家, 唱大戲……, 一面身體前後搖動, 做拉鋸的樣子。

生活與交往

當孩子用哭聲求助時:家長應給予關助, 不要袖手旁觀, 但應如何幫助?是一門藝術, 孩子的個性和能力會因幫助的方法不同而不同。

如:6個月孩子在床上吃力地爬行,

卻抓不住前面的玩具, 開始哭以求援, 如果直接把玩具給他, 下一次孩子會類似求助, 而放棄的拿到玩具而做努力。 正確做法:用手輕輕頂著腳丫往前推, 讓孩子知道努力往前爬就會獲取玩具。 從而培養自立、自信。

認人

嬰兒到6個月對生人開始出現性生的表現, 這是嬰兒的進步。 多讓嬰兒接觸不同的人(生人、熟人), 教會他對熟人用微笑或發音來打招呼, 對生人逐漸適應, 減輕怯生反應強度。

捉迷藏:可使孩子快樂、反應敏捷, 增進親子感情。 寶寶面對面坐在媽媽腿上, 爸爸在媽媽背後, 一隻手抓著寶寶的手, 爸爸先拉一下寶寶的手, 當寶寶朝這邊看時, 爸爸從媽媽背後的另一邊伸頭, 叫“寶寶”, 寶寶輕頭找爸爸時, 會高興地笑。

點頭搖頭, 學會用動作表示自己意思:大人給寶寶拿好吃的, 教寶寶點頭, 並說“對”“好”;給寶寶拿他不喜歡的東西, 教會搖頭說“不對”“不好”。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