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在臨床上分為單純性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纖維化和脂肪性肝硬化。 中華醫學會肝臟病學分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中推薦的治療對策如下。
1、防治原發病或相關危險因素。
2、基礎治療:制定合理的能量攝入以及飲食結構調整、中等量有氧運動, 糾正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
3、避免加重肝臟損害:防止體重急劇下降、濫用藥物及其他可能誘發肝病惡化的因素。
4、減肥:所有體重超重、內臟性肥胖以及脂肪肝短期內體重增長迅速的NALD患者, 都需通過改變生活方式控制體重、減少腰圍。
5、胰島索增敏劑:合併2型糖尿病、糖耐量損害、空腹血糖增高以及內臟性肥胖者, 可考慮應用二甲雙胍和噻唑烷二酮類藥物, 以期改善胰島素抵抗和控制血糖。
6、降血脂藥:血脂紊亂經基脂肪肝礎治療和(或)應用減肥降糖藥物3-6月以上, 仍呈混合性高脂血症或高脂血症合併2個以上危險因素者, 需考慮加用貝特類、他汀類或普羅布考等降血脂藥物。
7、針對肝病的藥物:NARLD伴肝功能異常、代謝綜合征、經基礎治療3-6月仍無效,
8、肝移植:主要用於NASH相關終末期肝病和部分隱源性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償患者的治療, 肝移植前應篩查代謝情況。 BMI《40kg/m2為肝移植的禁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