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開發寶寶的右腦, 首先家長應該瞭解右腦的開發重點, 並且設計一系列的開發方案, 這可是爸爸媽媽早教的重點工作之一。
一、嬰兒期右腦開發重點
嬰兒期主要是接受感知經驗, 包括大腦的視覺經驗、聽覺經驗、觸覺經驗、嗅覺經驗、味覺經驗以及本體感經驗等。 這一階段, 寶貝往大腦裡存儲的感知經驗越多, 右腦的開發程度就越大, 以後可提取的資訊與經驗也就越多。
二、嬰兒期右腦開發方案
1、大量資訊輸人法
並不瞭解右腦理論的人認為, 讓寶貝聽詩頌辭沒有意義。 因為寶貝不能理解;讓寶貝看卡片。
而右腦教育是不求記憶。 而大量輸入的方式;不求理解, 只要機械式地重複進行。 就能夠打開右腦回路, 回路打開以後。 就能豁然開朗。 而且, 這時記憶就固定下來了。 不要下意識地記憶, 而要無意識地記憶。 這才是右腦教育法, 無意識記住的東西才能成為一種感性的東西。
其實。 準備各式圖畫卡片。 以一張一秒鐘的速度翻閱圖畫卡給嬰兒看, 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2、觸覺訓練法
協助寶貝通過對手或玩具的吸吮、咬、舔等動作來探索世界, 同時。 通過手、腳、皮膚的觸覺感知, 體會冷暖、輕重、大小、粗細、軟硬、質地及形狀, 加深對周圍事物的認知。 使更多資訊儲存入大腦。
3、聽覺訓練法
右腦是音樂腦, 音樂的聯想能激發人的創造力。 讓寶貝能聽到各種音樂和聲音。 如自然界的流水聲、鳥叫聲、不同物體的敲擊聲等, 能夠對節奏和聲音產生感知反應:也可以用小石子、豆、米裝到塑膠瓶中, 製作成簡單的打擊樂器, 用來鍛煉寶貝的節奏感和聽覺, 促進右腦發育。
父母可以選擇智力音樂按照節奏類型稍做編輯, 根據寶貝不同的生活環節選擇不同的智力音樂做背景。 使寶貝在潛移默化中右腦得到很好的訓練。
4、視覺訓練法
除了各種圖片外。 還應該多帶寶貝去看外面的世界, 沒有什麼色彩比自然界的色彩更豐富了;也可以多和寶貝做遊戲, 如混在一起的彩色珠子放到寶貝面前。 讓他挑出同樣顏色的珠子,
5、嗅覺和味覺訓練法
在五大感官的訓練中。 嗅覺和味覺訓練是最適合家庭環境的, 快樂的氣味和味道更多的來自於家庭, 不妨在好菜上桌後先讓寶貝聞個夠。
6、本體感訓練法
本體感是讓寶貝通過不同的位置、姿勢, 體會空間變化、體位變化等, 增強右腦細胞的活性。 使右腦範疇中的大運動協調能力、空間認識能力、平衡能力、注意力得到改善。
很多父母帶寶貝玩滑梯時。 不讓他趴著滑, 認為這樣不安全, 而這種下滑的方式對促進平衡感很有幫助。 對空間、立體、感知能力都有改善。
七個步驟讓寶寶智商高人一等
第一步:從保護感覺器官開始
大腦所獲得的資訊, 有80%-90%是通過視覺、聽覺輸入大腦的。 因此, 訓練孩子的觀察力, 要從保護感覺器官開始, 尤其以眼睛的保護最為重要。 如果任由寶寶在電視機前一連呆上幾個小時, 對眼睛是非常不利的。
第二步:感覺訓練全方位展開
視覺
1、帶寶寶到大自然中多看美麗的風景
2、把房間佈置得色彩柔和而又漂亮。
1、讓寶寶多聽些動人的音樂
2、每天父母和寶寶對話多一些。
觸覺
1、給寶寶洗澡時, 用不同柔軟度的刷子摩擦寶寶的身體。
2、把寶寶包在床單裡做大搖船的遊戲, 會使寶寶的平衡能力、方位和距離知覺能力得到培養。
第三步:提醒和肯定寶寶的觀察
寶寶最初的觀察活動, 是無意識的。 如果這時能得到你的肯定, 他的觀察行為就會得到強化。
比如:你帶寶寶到街心花園玩耍, 寶寶在草地上發現許多好玩的東西, 他的眼前有:綠綠的草、幾朵小花、一小堆土、一群螞蟻, 還有一個滿臉皺紋的老大媽。
這個時候, 寶寶可能會興奮地扭來扭去, 歡快地叫起來!你就可以問他:寶寶, 你在看小螞蟻嗎?小螞蟻好可愛啊!對小螞蟻的強化, 就有可能使寶寶的注意力集中在螞蟻上更多的時間, 增加注意的深度, 觀察得更認真、更細緻。
第四步:引導寶寶進行有序觀察
當你和寶寶在看一本大開本的圖畫書時,寶寶看到鮮豔的圖片很開心,但他往往一眼看過去就著急地想翻到第二面看有什麼更新鮮的。這個時候,需要媽媽細心地指引他注意:畫書上左邊有什麼?右邊有什麼?大的是什麼?小的是什麼?藏在房子後露出一條尾巴的是什麼?引導寶寶注意到局部和整體。
第五步:培養寶寶觀察的多感官化
買菜回來,你不妨拿出一棵小菜給寶寶玩耍,讓他仔細摸一模、看一看、嘗一嘗、嗅一嗅、舉一舉、折一折。其實,寶寶天生就是個能運用各種感官去探索新事物的小天才。
第六步:給寶寶一份意外的驚喜
只要父母肯動腦筋,就給寶寶的觀察增加神奇的樂趣!小寶寶都喜歡玩躲貓貓的遊戲。每當爸爸媽媽從一塊毛毯後面探出頭來說“喵!”寶寶總是開心地大叫。
所以,在引導寶寶觀察時,給寶寶一份意外的驚喜是增強寶寶觀察力的好方法。寶寶觀察色塊時,當他發現一隻藏在色彩中的小狗輪廓,他會從中體會到發現的快樂,從而能夠長時間津津有味地進行觀察活動。
但是,父母切記:不要給寶寶“觀察的成果”以外的獎勵,因為,那樣反而會影響寶寶喜歡觀察這一愛好的培養。
第七步:讓我們一起觀察吧
爸爸媽媽如果和寶寶一起觀察,那是再好不過的事了。但是寶寶眼睛移動的速度、注意的轉移、注意的寬度是不如爸爸媽媽的,如果爸爸媽媽捷足先登,一下子就把東西看好看准了,然後開始指導,這不但會影響寶寶觀察的興致,也剝奪了寶寶觀察的權利。如果你要做寶寶觀察的夥伴,最重要的是:留一點時間和空間給寶寶,面對觀察對象,讓寶寶仔細地看一看,從中得到快樂。
寶寶聰明可愛,自然是每位爸爸媽媽的希望。但是你知道嗎,聰明寶寶是可以“訂做”的,如果你在寶寶的日常飲食、運動和教育上早做規劃、多加注意,就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輕輕鬆松,打造一個健康聰明的寶貝兒。
當你和寶寶在看一本大開本的圖畫書時,寶寶看到鮮豔的圖片很開心,但他往往一眼看過去就著急地想翻到第二面看有什麼更新鮮的。這個時候,需要媽媽細心地指引他注意:畫書上左邊有什麼?右邊有什麼?大的是什麼?小的是什麼?藏在房子後露出一條尾巴的是什麼?引導寶寶注意到局部和整體。
第五步:培養寶寶觀察的多感官化
買菜回來,你不妨拿出一棵小菜給寶寶玩耍,讓他仔細摸一模、看一看、嘗一嘗、嗅一嗅、舉一舉、折一折。其實,寶寶天生就是個能運用各種感官去探索新事物的小天才。
第六步:給寶寶一份意外的驚喜
只要父母肯動腦筋,就給寶寶的觀察增加神奇的樂趣!小寶寶都喜歡玩躲貓貓的遊戲。每當爸爸媽媽從一塊毛毯後面探出頭來說“喵!”寶寶總是開心地大叫。
所以,在引導寶寶觀察時,給寶寶一份意外的驚喜是增強寶寶觀察力的好方法。寶寶觀察色塊時,當他發現一隻藏在色彩中的小狗輪廓,他會從中體會到發現的快樂,從而能夠長時間津津有味地進行觀察活動。
但是,父母切記:不要給寶寶“觀察的成果”以外的獎勵,因為,那樣反而會影響寶寶喜歡觀察這一愛好的培養。
第七步:讓我們一起觀察吧
爸爸媽媽如果和寶寶一起觀察,那是再好不過的事了。但是寶寶眼睛移動的速度、注意的轉移、注意的寬度是不如爸爸媽媽的,如果爸爸媽媽捷足先登,一下子就把東西看好看准了,然後開始指導,這不但會影響寶寶觀察的興致,也剝奪了寶寶觀察的權利。如果你要做寶寶觀察的夥伴,最重要的是:留一點時間和空間給寶寶,面對觀察對象,讓寶寶仔細地看一看,從中得到快樂。
寶寶聰明可愛,自然是每位爸爸媽媽的希望。但是你知道嗎,聰明寶寶是可以“訂做”的,如果你在寶寶的日常飲食、運動和教育上早做規劃、多加注意,就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輕輕鬆松,打造一個健康聰明的寶貝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