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紫癜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 那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有哪些危害呢?專家稱, 我們要是患上了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後, 就一定要馬上治療, 因為這種疾病的危害是非常大並且非常明顯的, 那麼本文中專家就詳細幫助我們介紹一下。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其特點是血小板顯著減少, 伴有皮膚粘膜紫癜, 嚴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 牙齦滲血, 婦女月經量過多或嚴重吐血, 咯血, 便血, 尿血等症狀, 併發顱內出血是本病的致死病因。 過敏性紫癜的特點是四肢肌膚散佈斑點或波及全身, 重症患者伴關節疼痛或腹痛,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免疫性綜合病徵, 是常見的出血性疾病。 特點是血循環中存在抗血小板抗體, 使血小板破壞過多, 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細胞正常或增多, 幼稚化。 臨床上可分為急性及慢性兩種, 二者發病機理及表現有顯著不同。
慢性型較為常見, 占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80%, 多為10---40歲, 女性為男性的3---4倍。 起病隱襲。 患者可有持續性出血或反復發作, 有的表現為局部的出血傾向, 如反復鼻衄或月經過多。 瘀點及瘀斑可發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膚與粘膜, 但以四肢遠端較多。 可有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 外傷後也可出現深部血腫。 顱內出血較少見,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病因及發病機理, 迄今尚未被闡明。 多認為是一種與免疫有關的疾病。 目前西醫治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及過敏性紫癜首選藥物是激素, 服用後血小板一般可升高, 但激素的副作用非常很大, 在升高血小板的同時又會增添許多新的疾病, 如向心性肥胖, 高血壓, 糖尿病, 骨質疏鬆等, 而且激素減量後, 血小板又會降低, 停藥後仍會反復發作。 脾切除手術危險性大, 患者本身難以接受。 脾是人體免疫器官, 切脾後造成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容易引起嚴重感染, 給患者身體和精神上帶來巨大痛苦, 切脾後的復發率在58%左右。
上文中的內容就是專家向我們介紹的關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有哪些危害和不同症狀應該如何診斷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