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老人>正文

如何護理老人

21世紀是一個老齡化的社會。 作為老年人, 雖然理解衰老是生物體不可抗拒的規律, 但他們都希望能健康長壽, 同時也不希望別人說自己衰老了。 但老年人一般都易於生病, 當某種疾病較重就醫時, 他們對病情估計多半會很悲觀, 心理上也會變得很脆弱, 而這都不利於老年人疾病的康復。 所以對於老年病人, 除了做好生理上的護理外, 做好心理上的護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是我在臨床工作中的幾點體會:

在臨床上, 要針對老年人的心理特徵採取相應的護理措施:

⒈不服老、自尊的心理。 很多老年人患病住院後,

從心底會很希望醫生和護士都能恭順他們、尊重他們。 因此, 對老年病人尊重是非常重要的, 必須學會順應老年病人的心理特點。 對他們的稱呼要有尊敬之意, 談話不要嫌麻煩, 聽他們說話時要專心, 回答詢問要慢而清楚, 語調平穩, 聲音大小要適當。 對非原則的要求應尊重和儘量滿足。

⒉孤獨寂寞的心理。 老年病人入院後由於對醫院環境不習慣, 生活上感到不方便, 並希望有人探視, 尤其希望配偶及子女能時常陪在自己的身邊, 但同時又怕給家庭成員帶來太多麻煩, 心理很矛盾, 再加上疾病的影響, 極易產生孤獨寂寞的心理。 對此, 護理人員要特別加強對病人生活上的護理, 讓病人有病房如家的感覺;在病情及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應適當安排文體活動。 有趣味的活動有助於緩解其住院的緊張心理, 減少孤獨寂寞感。 同時要多與患者家屬聯繫, 在他們條件許可和病人病情許可的情況下, 要多來探視或接病人回家團聚。

⒊悲觀絕望、瀕死感的心理。 對於大多數的老年病人, 當住院一段時間後, 如果療效不夠顯著, 他們就會對醫護人員開始產生不信任, 並且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重症或絕症, 而其他人又有意欺瞞他。 所以他們會急切地想瞭解事情的真相。 因此, 他們對周圍人的一言一行會十分敏感, 尤其對醫護人員的言行更敏感。 如果在眼神、言詞、動作上稍有疏忽, 就會引起他們無端的猜測, 造成病人情緒出現波動,

產生悲觀絕望和瀕死感的心理。 對此, 護理人員要勤巡病房, 多和病人交流, 善於從病人的言談、情緒、行為中瞭解到其心理的變化, 並及時對病人作詳細的解釋, 讓其相信現代醫學科學的新發展和新技術;在任何時候處理問題時都要沉著冷靜、忙而不亂、有條不紊地做好救治工作, 給病人一個良好的印象, 增強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 解除顧慮和悲觀情緒, 化擔心、疑心為舒心、安心。

⒋凡事依賴的心理。 有一些老年患者錯誤地認為, 成天臥床不動才算養病, 特別是某些手術病人不注意身體的鍛煉和功能的恢復, 反而會事與願違。 對此, 護理人員一定要積極地、耐心地宣傳相關知識, 對病情許可的患者要鼓勵、動員、指導其進行適當的活動,

以增強其體質, 更好地促進他們身體的康復。 另外, 老年病人對於吃藥等日常事情都希望依賴於他人, 再加上他們記憶力又差, 所以, 當病人服藥治療時一定要及時提醒或按時、按量看服到口, 並隨時觀察藥物的療效及反應。

⒌迷信廣告的心理。 現在, 很多新藥品(包括保健藥品)都在一系列媒體上大打廣告, 這對老年病人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影響。 從而導致不少老年患者指定、自選、濫用新藥及補藥, 認為多吃好藥、補藥對身體總是有利而無害的, 護理人員應堅持原則, 不能隨便遷就病人, 並有責任宣講濫用藥物不利健康的道理, 做好健康教育指導。

總之, 良好的心理效應可以提高藥物的療效。 只要對老年患者奉獻出自己的一片誠心、一份愛心,

很自然地讓他們得到心理上溫暖, 就能對他們的早日康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