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沖奶粉學問也不小 正確方法要知道

爸爸媽媽們, 你是否真的會為孩子沖奶粉呢?別小看沖奶粉的過程哦, 錯誤的沖奶粉方法會直接影響到奶粉的營養。 在這裡, 小編就來教教新手爸爸媽媽們如何正確的沖奶粉, 快來一起看看吧。

爸媽沖奶粉的正確方法

清潔器具:先用肥皂清洗雙手, 用乾淨的消毒鍋加8分滿的水, 準備加熱。 耐熱的玻璃奶瓶、鑷子等器具于冷水時放入鍋內煮10分鐘, 再將較不耐熱的器具包括奶嘴、奶蓋、奶圈等用紗布包著一起放入煮5分鐘左右。 做完這些之後, 將消毒好的奶瓶放置於乾淨的地方晾乾, 以備使用。

溫開水倒入奶瓶:在奶瓶裡倒入需要的溫開水,

水溫最好在40℃左右, 如果是沸水, 最好冷卻半個小時。 媽媽要注意, 一定要先倒水, 這樣才能保證比例精確。 如果先放奶粉, 水和奶粉的比例就不對了, 沖好的奶會太濃。 如果奶粉濃度過高, 寶寶飲用後, 會使血管壁壓力增加, 胃腸消化能力難以負擔, 腎臟的排泄能力也難以承受, 甚至發生腎功能衰竭。 奶粉沖得太稀也不行, 會導致蛋白質含量不足, 同樣也會引起寶寶營養不良。

量取奶粉:量取奶粉最好使用奶粉包裝裡帶的勺, 因為用這個勺量取的奶粉量剛好合適。 不同牌子的奶粉, 勺子可能也會不同, 所以不能混用。 取一把乾淨的刀, 用刀背把勺上的奶粉刮平。 如果奶粉包裝盒裡有這樣的抹平工具,

是最好的了。

溶入奶粉:把加入正確數量平匙的奶粉對準奶瓶將奶粉倒入奶瓶, 把奶嘴擰緊, 蓋上瓶蓋, 然後輕輕搖勻。 准媽媽需要注意, 不要上下搖晃, 要左右勻速搖晃。

檢查溫度及流速:媽媽先將奶瓶倒置, 在手內側滴一滴, 確定適當的溫度。 如果需要把奶弄涼些, 可以握住奶瓶, 用瓶蓋蓋住奶嘴, 在自來水下沖一沖。 到過奶瓶剛開始1—2秒, 奶水是細細的直線流下, 爾後一滴接著一滴流下;注意這個時候媽媽的手不要碰到奶嘴。

接下來, 再來看看沖奶粉的注意事項吧。

爸媽沖奶粉的注意事項

沖調嬰兒奶粉濃度要精確, 因嬰兒發育未成熟, 包括消化、代謝與排泄功能都未完善, 奶的濃度要盡可能接近人乳。 如先加奶粉,

後加水, 仍加到原定刻度, 奶就加濃了;先加水, 後加奶粉, 會漲出一些, 濃度合宜。 嬰兒吃過濃的奶, 胃腸道和腎臟難以負荷, 因而會發生一些疾病:如消化不良、腹瀉、便秘等, 發育受到影響。 尤其是給新生兒喂過濃的奶液, 容易發生消化道出血或腎功能損傷。 另外先放水後放奶粉更有利於奶粉溶解。

使用無污染的自來水最好, 因其符合國家規定的衛生和食用標準。 自來水煮沸後, 倒入涼懷中, 放涼至40℃~60℃, 再用來配製奶粉就可以了。 因為水溫過高, 超過60℃就會造成蛋白質凝固變性, 破壞其營養成分。 水溫低於40℃嬰兒消化道難以適應。 另外注意不要用反復煮沸的水沖調奶粉。

純淨水均無礦物質, 不能滿足嬰幼兒生長發育對礦物質的需求,

所以不宜用純淨水沖牛奶。

各種礦泉水雖然含有多種礦物鹽, 但不見得是寶寶所需要的。 過多食用不需要的礦物鹽, 容易引起體內礦物鹽代謝紊亂。

最後, 還有沖奶粉的常見錯誤方法, 別錯過了哦。

爸媽沖奶粉的誤區

奶粉亂加無定量:喂哺指南上寫的勺數, 均指平勺奶粉, 以此保證沖調濃度的精確, 而非隨意的滿勺或半勺, 避免奶液太濃或太稀。 不少新手媽媽也會疑惑:“奶粉這麼有營養, 不是吃越多越好嗎?”非也!嬰兒的消化系統尚處於發育階段, 過多過濃的食用, 會造成消化不良, 還會給腎臟造成負擔。

量出來多餘的奶粉倒回去:如果嚴格按照沖調比例量取, 就不會出現有多餘奶粉的情況了。 奶粉勺直接與手接觸,

量取完奶粉後又要放回奶粉罐中, 因此, 請爸爸媽媽們切記沖調前要把手徹徹底底洗乾淨。

使勁搖奶瓶使奶粉溶解:加好水和奶粉, 套上奶嘴, 沖調步驟就結束了嗎?還沒!媽媽們還要依靠手腕力量, 手握奶瓶中上部, 沿同一方向搖晃瓶底, 使之在水平面上旋轉。 常見錯誤操作是, 手握奶瓶使勁上下搖或直接用筷子攪。 這一個錯誤是新手爸爸最容易犯的, 他們總以“力拔山河”之勢粗魯的搖晃奶粉, 上下左右前後各個方向搖晃, 最後使得奶粉產生很多氣泡, 寶寶喝了之後會不斷的打嗝。

奶液泡好半天還在喝:寶寶喝奶斷斷續續時, 可以使用暖奶器進行保溫, 但泡好的奶液恒溫存放最好不要超過兩小時。 一般超過兩小時, 就會滋生細菌,不宜繼續飲用。如果是放置冰箱保存的奶液,取出加熱至40°C即可,切勿加熱煮沸而導致營養流失。

爸爸媽媽為孩子沖奶粉是有很大學問的哦。

就會滋生細菌,不宜繼續飲用。如果是放置冰箱保存的奶液,取出加熱至40°C即可,切勿加熱煮沸而導致營養流失。

爸爸媽媽為孩子沖奶粉是有很大學問的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