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消化道出血的症狀
三、消化道出血的飲食禁忌
消化道出血大便是怎麼樣的
1、鮮血便
一般來自回腸下端、結腸、直腸、肛門,大便顏色鮮紅或暗紅,可混有黏液和膿血。 常見疾病是:痔、肛裂出血。 痔瘡便血在排便時噴射狀流出或便後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門疼痛較劇。 直腸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時糞便變細呈條狀或有壓跡。 痢疾便血呈膿血便,便次多,並常伴有左下腹痛。
2、柏油樣便
即黑便。 上消化道出血未嘔出,血液在腸道內停留時間較長,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與腸內的硫化物結合成硫化亞鐵,硫化亞鐵使大便發黑而發亮,像柏油一樣。
3、隱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顏色改變,僅在化驗時大便隱血試驗陽性者,稱為隱血便。 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發生隱血便,比較常見的是胃潰瘍、胃癌。
消化道出血的症狀
1、貧血、暈厥:出血量400ml以內可無症狀,出血量中等可引起貧血或進行性貧血、頭暈軟弱無力,突然起立可產生暈厥、口渴,肢體冷感及血壓偏低等。 大量出血達全身血量30-50%(約1500-2500ml)即可產生休克,表現為煩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蒼白,四肢濕冷、口唇發紺、呼吸困難、血壓下降至測不到,脈壓差縮小(小於3.33-4kpa)及脈搏快而弱(脈率大於120次/分)等,若處理不當,可導致死亡。
2、嘔血和(或)黑糞:出血部位在幽門以上者常有嘔血和黑便,在幽門以下者可僅表現為黑便。 但是出血量少而速度快慢的幽門以上病變可僅見黑便,而出血量大、速度快的幽門以下的bing變可因血液反流入胃,引起嘔血。
3、氮質血症:大量出血達全身血量30-50%(約1500-2500ml)即可產生休克,表現為煩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蒼白,四肢濕冷、口唇發紺、呼吸困難、血壓下降至測不到,脈壓差縮小(小於3.33-4kpa)及脈搏快而弱(脈率大於120次/分)等,若處理不當,可導致死亡。
4、淋巴病變:消瘦,左鎖骨上凹淋巴結腫大、上腹包塊者多見於胃癌;蜘蛛痣、脾大、腹水者多見於門脈高壓胃底食管靜脈曲張破裂;黃疸、膽囊腫大、劇烈上腹痛,嘔血呈條狀血塊,提示肝外型膽道出血;皮膚粘膜出血提示有全身性疾病,如皮膚粘膜尤其顏面、上肢皮膚及口腔、鼻咽部粘膜有毛細血管擴張和毛細血管瘤,見於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症。
5、中度或大量出血病例,於24小時內發熱,多在38.5度以下,持續數日至一周不等。
消化道出血的飲食禁忌
1、忌酒、煙:經常飲用烈性酒,對胃黏膜有較大刺激,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應禁飲。 長期嗜酒,對肝臟的損害也較大,會影響凝血因數的合成,極易誘發上消化道出血;煙葉中的有害成分對消化道黏膜有較大的刺激作用,易使消化道黏膜發炎,造成幽門及食道下端括約肌功能紊亂,以致膽汁及胃內容物返流,加重病情。
2、忌飲濃茶、濃咖啡:濃茶、濃咖啡可強烈刺激胃酸分泌,不利於消化道炎症的消退和潰瘍面的癒合,因而有消化道出血病史的患者不宜喝濃茶和濃咖啡。
3、禁忌辛辣及刺激性食物:辛辣、香燥、油煎等食品性熱動火,另外海腥發物刺激性較大,可損傷胃腸黏膜,引起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