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中醫提醒:女性至少須存20年骨本

由於雌激素分泌急速下降, 骨質流失速度大增, 骨質生成速度不及, 造成骨質疏鬆情形, 停經後婦女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比率也不斷升高。 老化使骨質密度降低, 椎間盤等軟骨組織退化, 關節間隙縮短, 造成身高變矮, 肌肉酸痛, 關節活動能力降低的情形。 若情況嚴重, 脊椎無法承受身體重量, 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 會產生駝背及嚴重坐骨神經痛。

不小心跌倒, 更可能產生嚴重的骨折, 大大影響老年時期活動能力與生活品質。 因此, 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必須特別注意骨質保養的基本功, 確保“骨本”不致在不知不覺中流失,

造成地基不穩樓塌“骨折”的嚴重後果。

停經後必須存有二、三十年的“骨本”, 以因應老年期的基本生活需求。 婦女由於飲食及生活的習慣不同, 如飲食中較少食用乳製品、鈣質攝 取不足及缺少運動習慣等, 造成骨質疏鬆的比率較西方人為高。 一般而言, 缺乏維生素D, 飲食低鈣、高鹽分, 常抽煙、飲酒、喝咖啡, 都會降低骨質密度。

腎氣與骨骼功能有關。 中醫認為“腎主骨”;腎氣充盈才可確保骨骼功能正常, 骨質密度與骨骼關節機能才能維持。 因此, 骨質疏鬆在中醫範疇, 強調“補腎”、“保養腎氣”很重要。 此外, 飲時均衡, 氣血循環順暢也有助於滋養骨骼。

中醫將主導性腺內分泌荷爾蒙物質稱為“天癸”。 女人在49歲左右步入更年期後,

身體便逐漸衰老, 身形體態無法維持, 也喪失生育能 力。 中醫認為, “腎主骨”;此時的腎不是單指腎臟, 也包括腎上腺、性腺荷爾蒙及人體本身的生命力。 腎氣充盈確保骨骼功能正常, 骨質密度與骨骼關節機能便能 維持正常的水準。 因此骨質疏鬆最重要的是“補腎、“保養腎氣”, 維持自我生命力, 確保骨骼的密度與機能。

對於骨質疏鬆的保健, 古籍中有一段極具參考價值的一段話:“謹和五味, 骨正筋柔, 氣血以流, 腠理以密, 如是則骨氣以精”。 意義就是飲食均衡, 口味不可偏嗜, 維持正常體態, 保持骨架平衡, 維持肌腱韌帶彈性與柔軟度, 維持正常的氣血循環, 保持肌膚正常的保護機能, 如此可以滋養骨骼, 維持正常 功能。

適當運動對於骨質疏鬆患者有所幫助。 當腰部無法活動自如時, 往往是代表有腎氣不足的現象, 適度的運動, 有助維持腰部及各關節的靈活度, 也可維持骨質密度的正常。

中醫古籍中提到:“久立傷骨”, 生活作息上必須避免采站立姿勢過久。 還有提到“腰者腎之府, 轉搖不能, 腎將憊也”。 當腰部無法活動自如時, 可能是中醫所說的腎氣不足的現象, 因此適度的運動, 維持腰部及各關節的靈活度, 也可維持骨質密度的正常。

中醫也提到“苦走骨, 骨病無多食”, 其實一般飲食中不會有太多苦的食材, 但消炎止痛藥多為苦味藥, 骨質疏鬆患者不可常服、久服。 此外, 過鹹及過甜的食物也須適可而止, 不可太過偏食。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