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正值冬季, 家家戶戶都偏愛享受舒舒服服的暖氣。 據美國時代雜誌官網22日報導, 近日, 科學家們卻發現較低的室溫更有助於人們保持苗條的體型, 寒冷不僅能幫助人們強身健體, 甚至對糖尿病的治療也似乎大有裨益。
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醫學中心研究人員做了一項實驗, 發現較低的溫度會影響人體體重。 參與實驗的51名年輕男子在室溫約62華氏度(約16.7攝氏度)的冷藏室中生活了10天, 最終習慣了低溫的環境, 因寒冷而發抖的次數也顯著減少, 當工作人員將溫度調低至60華氏度(約15.6攝氏度)後,
棕色脂肪主要分佈在人體的肩胛骨間、頸背部、腋窩、縱隔及腎臟周圍, 因其線粒體顏色較深而得名。 嬰幼兒時期人體棕色脂肪所占比例較高, 隨著年齡的增長, 體內棕色脂肪量逐漸減少。 相對於負責儲存能量的白色脂肪, 棕色脂肪的作用是消耗能量, 從而產生熱量。
加拿大杜布魯克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們發現, 低溫能啟動人體的棕色脂肪, 而被啟動的棕色脂肪能夠加快人體新陳代謝, 促進白色脂肪消耗。 另有研究發現, 對於60歲以下的人來說, 面對寒冷, 棕色脂肪會消耗高達人體30%的能量來為身體供熱, 由此為減肥人群另闢蹊徑。
以上種種都說明, 我們在冬天使用的各項取暖設備可能都對我們保持身材毫無益處。 整日呆在溫暖的房間裡, 人體就很難適應周圍氣溫的突然變化, 反而會使全球人群傾向於患類似糖尿病這樣的疾病。
可能到這裡有人就會問, 因紐特人整年生活在低溫的環境裡, 不是應該身材“很瘦”麼?這就不符合上述說法了。 其實, 因紐特人的體能特徵受由其特殊的生活環境影響很深, 他們生活的地方不適宜農業耕種, 因此主食多為高脂肪高蛋白的肉類, 而這樣的食物所含脂肪多為堆積在皮下、易引發肥胖的白色脂肪。
科學家們正在積極地探尋方法, 希望借由棕色脂肪的特殊功用來治療糖尿病。 同時,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常常控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