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保健觀念的深入, 越來越多人會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 從不同方面為自己進補, 補鈣就是其中的一種, 但是專家提醒, 過度補鈣只會加重腎臟負擔, 導致結石病的發生。 因為鈣並非那麼容易被人體吸收, 如果過多攝入卻不能吸收, 又同時攝入草酸類物質, 就可能結合後形成草酸鈣結石。 而草酸大量存在於各種蔬菜類食物中, 例如菠菜。 有些非常細小的結石結晶可以通過尿液排出, 稍大一些的就可能引起腎絞痛等問題, 導致疼痛和尿血, 更嚴重的甚至會引起腎損害。
●補鈣需借助于維生素D
專家表示, 人體是否缺鈣決定於多個因素。 首先, 鈣的攝入量要足夠。 鈣的來源主要是我們熟悉的乳類(如母乳、奶粉、牛奶), 其他食物的鈣含量較少或不容易被人體吸收。 其次, 鈣進入體內要想被身體吸收利用, 還需要借助於活化的維生素D, 否則吃再多的鈣也吸收不了, 嚴重的會出現佝僂病。
營養缺乏性佝僂病主要是由於體內維生素D不足, 致使鈣、磷代謝失常的一種慢性營養性疾病。 有少數孩子是單純性的攝鈣不足, 但最常見的問題還是維生素D攝入不足。
●骨頭湯補鈣意義不大
主婦們往往喜歡選用上等豬骨來煲湯, 認為營養豐富最能補鈣。 確實是這樣嗎?專家表示:“豬骨頭裡面含有一定的鈣,
另外, 補鈣想要有效果還要注意吸收的問題, 除了飲食補鈣外, 還要經常進行戶外運動, 經常曬太陽, 促進鈣的吸收。
●儘量通過改善飲食結構, 達到從天然食品中獲取足量鈣的目的
在家庭日常的食物中, 含鈣較多的有牛奶、乳酪、雞蛋、豆製品、海帶、紫菜、蝦皮、芝麻、山楂、海魚、蔬菜等, 特別是牛奶, 每100克鮮牛奶含鈣120毫克, 如果每人每天喝奶250克, 便能提供鈣300毫克;每天喝牛奶500克,
到底什麼人需要補鈣?
每個人都需要補鈣, 但是大部分時候, 我們只需通過日常飲食就可以獲取所需的鈣元素。 而那些真正需要額外補充鈣劑的, 多是處於青春期、孕期、更年期、老年期這些階段的人群。
生長期 人體共有3個促使身體生長的時期, 分別為:2歲的幼兒期;14~18歲的青春期, 18~23歲成年期。 在這3個時期時, 如同種莊稼, 此時“施肥”才能如虎添翼, 促進骨骼的生長。
絕大多數兒童都不需通過鈣劑產品補鈣。
孕期 是胎兒骨骼形成的重要時期, 需要孕婦提供充足的鈣源。 另一種情況是身體為了“完工”, 會分解孕婦自身的鈣, 造成產後女性腰腿疼痛。
更年期女性 由於絕經後雌激素急速下降, 造成了鈣嚴重流失。
老年期 由於中老年人對鈣的吸收率已逐漸降低, 所以如果再不注意補鈣, 很容易引起骨質疏鬆症。 尤其是女性, 在35歲以後, 身體流失的鈣超過了吸收進入體內的鈣。 在絕經期後, 患骨質疏鬆的女性也驟然增多。
中老年人要想瞭解身體缺鈣程度, 有沒有骨質疏鬆, 可以去做個骨密度檢測。 醫生利用雙能X線骨密度儀進行一次骨密度測量, 就能判斷是否患有骨質疏鬆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