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國的醫院沒“陪護”

前一段時間, 我赴美國俄亥俄州旅遊觀光, 去了趟表姐家。 一進門, 表姐苦著臉告訴我, 表姐夫上個星期天在家安裝一盞新吊燈時不慎跌倒在地, 到醫院診斷為粉碎性骨折。 按照表姐告訴的地址, 我立即到離她家不遠的一家醫院去看望表姐夫。

由於前天動了手術, 表姐夫正臥床休息接受觀察。 表姐夫告訴我, 這家醫院是一家綜合的中等規模的醫院, 在俄州小有名氣。

我環顧四周, 忽然發現了一個奇特現象, 病房裡怎麼沒有一個陪護?在國內, 每個住院病人的床邊, 幾乎都有一個非醫院編制的陪護,

都是患者自己掏錢雇來的。 表姐夫也許猜到了我的想法, 笑了笑告訴我, 不論躺在哪家醫院的病房裡, 家人是用不著來照顧的, 也不要額外花錢請人陪護, 因為幾乎所有的醫生、護士都很敬業, 時時刻刻無微不至地關懷照顧著病人。 醫生的工作忙得很, 平均一個醫生要管八九個病人, 甚至更多。 護士的工作強度非常大, 除了要配合醫生完成日常護理工作外, 還得承擔為病人洗澡、換衣服之類的瑣碎工作, 即使是一個擁有博士學位的護士, 也要為病人取送便器。

就在我倆說話的約半個小時時間裡, 先是進來一位男醫生, 躬身到表姐夫床邊, 為他量了量體溫, 接著輕輕掀開被子, 察看了一下傷患部位, 然後豎了一下大拇指就出去了,

意思是恢復得不錯。 一會兒, 一位胸前戴著“高級護士”工作牌的女護士微笑著走進病房, 為一位病人換了紙尿片, 為另一位病人取換了便器, 動作很輕捷, 然後在兩位病人耳旁輕語了幾句, 病人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表姐夫說, 在美國醫院治病, 根本就不存在給醫生塞紅包的現象。 當然, 患者出院時, 也不是沒有給醫生贈送禮品的事情, 但所贈送的禮品都是些小玩具、小紀念品什麼的, 價值不足 1 美元。 而接過這些小禮品的醫生都會自覺當場拆開包裝紙, 拿在手裡打量著, 並和患者、同事一同分享這份喜悅。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