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葷菜或含毒 如何防止食物中毒

在食物中毒的案例中, “有毒動物”和“有毒植物”的中毒現象時有發生, 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動植物體內含有有毒成分, 由於烹調加工方法不當, 未能將有毒成分破壞或去掉, 或因誤食等。 以下是較為常見的動植物中毒現象, 平時多留心可以避免毒素侵害我們的健康。

三葷菜或含毒

1、牲畜甲狀腺中毒

甲狀腺是一種分泌腺體, 位於牲畜喉頭的後部和前幾個氣管環附近, 能分泌甲狀腺激素。 這些外來的甲狀腺激素隨血液進入人體各部, 干擾人體正常的內分泌功能, 特別是嚴重影響下丘腦功能, 破壞人體的生理平衡,

引起一系列神經精神症狀。 人只要吃2—3克就會出現中毒症狀如頭痛、頭昏、噁心、興奮、心悸、多汗、發熱、手指震顫、抽搐等, 嚴重者可致死亡。

2、魚類組織胺中毒

魚類組織胺中毒的發病特點是:發病快(潛伏期為0.5—1小時), 症狀輕, 恢復快。 多由青皮紅肉的海魚包括竹莢魚、藍圓、鮐魚、扁舵鰹、秋刀魚、鯖魚、沙丁魚、青鱗魚、金線魚等引起。 因這類魚含組胺酸較高, 當魚體不新鮮或發生腐敗, 在細菌的作用下組氨酸變成組胺, 當組胺達到一定量時, 食後便有中毒的危險。

中毒主要症狀為:臉紅、頭暈、頭痛、心跳加快、脈快、胸悶、呼吸窘迫等, 部分病人出現眼結膜充血、瞳孔散大、視物模糊、臉發脹、唇水腫、口和舌及四肢發麻、噁心、嘔吐、腹痛、蕁麻疹、全身潮紅、血壓下降等。

重症者可能死亡。

3、河豚魚中毒

河豚魚又名魨魚、氣泡魚, 肉質細嫩、味道十分鮮美, 營養豐富, 為群眾所喜愛。 民間曾有“拼死吃河豚”、“吃了河豚, 百味無鮮”之說, 在日本是 “捨命吃河豚”。 但是河豚魚中含有兩種毒性極強的物質即河豚毒素和河豚酸, 這兩種物質主要集中在卵巢、肝臟, 其次是皮膚、血液、眼、腮, 有的魚肉中也含有該物質。 其化學性質穩定, 能耐酸、耐高溫, 不耐鹼, 一般烹飪方法無法將其破壞。 一旦進入人體, 會嚴重損害人體神經系統, 死亡率極高。

河豚毒素進入人體後, 發病過程相當迅速, 快者十幾分鐘, 慢者不過3小時就會有明顯症狀。 開始腹部不適, 口、唇、舌尖、指端麻木, 眼瞼下垂, 四肢乏力,

繼而四肢麻痹, 嘔吐、腹瀉、血壓下降、昏迷, 最後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死亡率相當高, 死亡通常發生在發病後4—6小時。

如何防止食物中毒要防止食物中毒, 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問題:

1、個人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衛生習慣。 外出不便洗手時一定要用酒精棉或消毒餐巾擦手。

2、餐具要衛生, 每個人要有自己的專用餐具, 飯後將餐具洗乾淨存放在一個乾淨的塑膠袋內或紗布袋內。

3、飲食要衛生, 生吃的蔬菜、瓜果、梨桃之類的食物一定要洗淨皮。 不要吃隔夜變味的飯菜。 不要食用腐爛變質的食物和病死的禽、畜肉。 剩飯菜食用前一定要熱透。

4、生、熟食品要分開, 切過生食的刀和案板一定不能再切熟食,

摸過生肉的手一定要冼淨再去拿熟肉, 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5、對不熟悉的野生動物不要隨意採捕食用, 海蜇等產品宜用飽和食鹽水浸泡保存, 食用前應沖洗乾淨。 扁豆一定要燜熟後食用。

6、服用藥品時一定要遵照醫囑服用, 千萬注意不要超劑量服用, 以免造成藥物中毒。 藥物同時服用要遵醫囑, 避免混合產生副作用。 敵敵畏殺蟲劑和滅鼠藥等不能與食物放在一起。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