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小兒腹瀉的中醫治療方法

小兒腹瀉是很常見的現象, 那麼當孩子腹瀉的時候該怎麼辦呢?下面中醫教大家全面認識小兒腹瀉, 另外中醫分型治療小兒腹瀉

小兒腹瀉的致因雖多, 不外三種, 即:其一感受外邪:由於小兒臟腑嬌嫩, 形氣未充, 故四時寒暑溫涼的變化, 都有所影響, 如夏季暑氣偏盛, 秋令陰雨過多, 致濕熱蘊蒸而生泄瀉。 其二內傷飲(乳)食;小兒脾常不足, 凡飲食不節或不潔, 易致脾胃受損, 運化失職, 不能腐熟水谷, 致水穀不分並定大腸而成泄瀉。 其三脾胃虛弱:脾屑土而惡寒濕, 脾氣不足, 不能運化水谷, 致水反成濕谷反成滯,

水濕滯留而形成泄瀉。 以上三種, 脾胃虛弱是主要的, 是發病的基礎, 而外感、內傷飲食是發病的條件。

中醫將小兒腹瀉分為五種類型, 不同類型的腹瀉, 其症狀不同, 治則也不同。

1、傷食型

傷食型腹瀉有腹脹腹疼、泄前哭吵、大便酸臭如蛋花狀、口臭、不思食等症狀, 治宜去積消食, 主要採用消導之品, 以助脾胃消化, 同時應節制乳食, 常用方劑為保和丸加減。

2、風寒型

風寒型腹瀉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狀、色淡、臭氣少、腸鳴腹痛, 或伴有發熱、鼻塞流涕等症狀, 治宜祛寒化濕, 主要採用芳香化濕藥品, 以疏風散寒化濕, 常用藿香正氣散加減。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