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餐後低血壓
勿在餐前吃降壓藥
李教授說:“餐後低血壓多見於健康老年人, 更常見於高血壓、糖尿病、帕金森病、心血管病、自主神經功能損害、癱瘓與多系統萎縮、血液透析的老年人, 主要表現為, 頭暈、暈厥、跌倒、心絞痛、無力、噁心、視力模糊、腦缺氧等, 多發於餐後30-60分鐘, 尤其是吃完早餐後, 發生率為73%, 中餐、晚餐分別是21.6%、5.4%。 ”
雖然大部分人可通過體內自身調控系統較快恢復到常態, 但也有相當部分老年人餐後血壓降低較為明顯, 持續時間較長, 從而導致心臟和大腦缺血缺氧, 輕者出現頭暈眼花、疲倦乏力、精神萎靡的症狀,
預防餐後低血壓, 除了調整藥物外, 李教授建議老年人做到以下幾點:
一、養成餐前喝水的習慣, 飯前喝350-480ml的水;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入;
二、少吃多餐;
三、飯後稍微坐一會, 或者躺一會兒, 餐後低血壓與直立性低血壓常常合併;
心絞痛是冠心病急性發作徵兆
另外老年人需要注意的是冠心病, 這是最為常見的心臟疾病, 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 除了正規治療外, 急性發作時的急救、自救很重要。
嚴院長說, 心絞痛是冠心病急性發作的典型症狀,
如果疼痛持續半小時不緩解, 則應考慮急性心肌梗死可能, 要立即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