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膳食>營養飲食>正文

驚!你還在吃爆米花與洋速食?

驚!爆米花吃多了會變笨

人每天都要從食物中攝取營養。 不過, 有些食品被稱為“減智食品”, 常吃會變笨。 爆米花、皮蛋、油條就是典型的“減智食品”。

專家指出, 如果食物中含有鉛、鋁等, 就可能導致記憶力減退、智力下降、思維遲鈍。 這類食物包括爆米花、皮蛋、油條、粉絲、涼粉、油餅等。 還有的食品為提高口味、延長保存時間, 添加了防腐劑、色素、調味劑等, 也會對大腦產生危害, 如罐頭食品、含咖啡因的飲料、泡泡糖、含人工色素的糕點等, 經常食用會使人出現煩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等問題。

那麼, 吃什麼能益智呢?專家建議, 海帶尤其是深海海帶、豆豉、豆腐、橘子、獼猴桃都是很好的健腦食品。 粗糧、肝、魚、瘦肉、奶、蛋中富含葉酸、維生素B、鈣、鎂, 可明顯提高記憶力, 減少因用腦引起的頭痛、記憶力減退等。

驚!洋速食可“綁架”大腦?

許多人吃洋速食上癮, 吃了還想吃, 甚至經常容易吃撐肚皮。 是洋速食的確好吃嗎?否。 美國一個最新研究發現, 之所以人們會貪吃漢堡、奶昔、霜淇淋、巧克力等食品, 是因為這些食品中所含的一種飽和脂肪可以迅速“控制”大腦, 讓人產生沒有吃夠吃飽的感覺, 甚至週五吃了之後, 到下週一還想再吃一次。

大腦關閉警報閥門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 在乳製品、漢堡以及奶昔中所含的飽和脂肪在食用後可以直接作用於大腦,

讓大腦關閉提醒人們已經吃飽的“警報”機制。

${FDPageBreak}

研究者稱, 這種作用非常強大, 甚至令人吃過一個漢堡後過三天還覺得餓, 想再吃一個。

領導這一研究的克雷格說:“通常, 我們的身體會預先提醒自己已經吃得夠飽了, 但是在吃一些感到好吃的東西時, 這一機制卻會失靈。 ”克雷格說, 這一研究同時顯示, 人的整個大腦機制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變化。

本來大腦中有兩種調控胃口的激素——胰島素和瘦素(也稱肥胖荷爾蒙), 它們可以給予大腦是否已經吃飽的信號, 但是飽和脂肪會令大腦發出忽視這些警告的資訊。

克雷格說, 這一研究顯示, 如果人們吃了飽和脂肪的食品,

大腦就會被脂肪酸“擊中”, 對胰島素和瘦素產生抗拒。 “由於大腦並未指示人們不要再吃, 所以很容易吃到撐。 ”克雷格說。

研究者還發現, 飽和脂肪酸對大腦的“綁架”可以持續三天。 而在飽和脂肪酸中, 一種被稱為軟脂酸(又叫棕櫚酸)的脂肪尤其擅長“矇騙”大腦。 軟脂酸是一種在奶油、芝士、牛奶和牛肉裡常見的飽和脂肪。

人體攝入的脂肪包括兩大類脂肪酸——飽和和不飽和。 飽和脂肪是指形成脂肪的碳鏈上帶滿氫原子, 這種脂肪可以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 被認為是不健康的脂肪酸, 是對心臟的一個重要威脅因素。 肉類和乳製品是飽和脂肪的最主要來源。

這一研究是在老鼠身上進行的, 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臨床調查月刊》上。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