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專家指出, 膀胱癌易出現復發和骨轉移、肺轉移等。 大多數膀胱癌一經發現已為中晚期, 西醫在臨床上缺乏行之有效的膀胱癌治療措施:手術難度大, 即使勉強手術切除, 往往預後較差;常規放療、化療、激素及膀胱灌注等方法治療膀胱癌療效有限, 且易損傷患者極其脆弱的免疫力。
中醫屬尿血、癃閉、血淋等範疇。 中醫認為膀胱癌為長期受毒邪侵襲而致脾腎兩虧或身體素虛, 脾腎不足。 脾主運化, 腎主氣化, 運化失司, 氣化不利, 則水濕內停, 濕邪內停日久而生熱, 濕熱下注於膀胱, 而致尿頻、尿急、尿痛。
1.腎氣虛弱型
證候:小便不通, 或滴漓不暢, 排出無力, 腰痛乏力, 舌質淡, 苔薄白, 脈細。
治法:補腎益氣。
方藥:參蛤散加減。 石韋、瞿麥、淡竹葉、生苡仁各60g, 豬苓、王不留行各30g, 蛤蚧、人參各10g(另煎兌水), 黃芪25g, 桑螵蛸、雲苓、當歸各12g。
2.脾氣虛弱型
證候:小便欲解而不得出, 或量少而不爽利, 血尿, 肢體倦怠乏力, 肌肉消瘦, 大便溏泄, 納呆乏味, 氣短言微等, 舌質淡, 苔白, 脈沉無力。
治法:健脾益氣, 通利水道。
方藥:補中益氣東加減。 石韋、瞿麥、淡竹葉、生苡仁各60g,
3.脾腎兩虛型
證候:腰痛、腹脹、腰腹部腫塊, 血尿, 納差, 嘔吐噁心, 消痛, 面色白, 虛弱氣短, 舌質淡, 苔薄白, 脈沉細無力或弱。
治法:健脾益腎, 軟堅散結。
方藥:四物湯合左歸飲加減。 石韋、瞿麥、淡竹葉、生苡仁各60g, 豬苓、王不留行各30g, 人參10g(另煎兌水), 黃芪、補骨脂、杜仲各10g, 白術12g, 黃精、枸杞子各30g, 甘草6g。
4.肝鬱氣滯型
證候:情志抑鬱, 或多煩易怒, 小便不通或通而不暢, 血尿, 腰痛, 脅腹脹痛, 苔薄或薄黃, 舌紅、脈弦。
治法:疏肝理氣, 通利小便。
方藥:沉香散加減。 石韋、瞿麥、淡竹葉、生苡仁各60g, 豬苓、王不留行各30g, 沉香、橘皮、當歸各10g, 冬葵子12g, 滑石25g, 若氣鬱化火, 可加龍膽草、山梔以清鬱火。
除辯證用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