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膳食>營養飲食>正文

茶飲料不見得就健康

時裝流行混搭風, 左披右掛、前搭後配, 沒想到現在飲料界也“借鑒”了這股風潮, 推出了一系列混搭茶飲料, 仔細一看現在熱推的混搭茶飲料, 有茉莉蜜茶、冰茶味雪碧、藍莓冰茶、蜂蜜綠茶等數十款品種。 一方面是趕搭健康潮, 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 2009年1~5月, 果汁和蔬菜汁飲料產量增速達到24.07%,產量達到471.44萬噸, 5月單月產量超過100萬噸, 達到102.14萬噸, 同比增長了15.89%。 而碳酸飲料僅增長了5.44%, 產量443.86萬噸。 由於現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都傾向于選擇健康性飲料, 對於碳酸飲料的喜愛度漸漸降低, 因此茶飲料人氣持續高漲。

為此, 碳酸類飲料不得不尋求新方向, 而一向被人認為是健康飲料的茶, 就被看中了。

而這些混搭茶飲料多為了是抓住年輕人的眼球。 因此無一例外主打年輕人路線, 這從他們的代言人, 譬如周傑倫等明星偶像身上也可以看出。 根據記者在銷售現場觀察, 選購這些混搭茶飲料的多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 特別是在校學生尤其多。 其中記者留意到, 有部分家長會因為碳酸飲料中添加了茶味, 而不像以前那樣抗拒孩子選擇碳酸飲料。 像有個6歲女兒的黃女士就表示:“我女兒一直都喜歡飲有汽的碳酸飲料, 我就一直都很反對, 但有時她吵得好厲害都買瓶來哄她嘍。 最近見到出了款茶味雪碧, 她吵著要時, 我就會買這款給她。

雖然也知道是碳酸飲料, 不過是茶類飲料, 應該比普通的碳酸飲料健康些吧。 ”不過, 和家長出於健康的考慮比起來, 年輕人更看中的是口感, 年輕模特阿詩就表示:“見到新奇趣致的混搭茶飲料我都會買來試的, 感覺還可以, 挺清爽, 不過茶香就不是很自然。 ”

雖然說現在茶飲料大熱, 但是在有部分這類混搭茶飲料的成分表中, 消費者並不能找到它們相對應的茶多酚含量的資料。 按照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 茶飲料的標籤應標明產品名稱、產品類型、淨含量、配料表、製造商(或經銷商)的名稱和位址、產品標準號、生產日期、保質期等;花茶應標明茶坯類型、果汁茶飲料應標明果汁含量、奶味茶飲料應標明蛋白質含量。 根據2008年公佈的茶飲料國家標準中可以看到,

茶飲料分為茶湯、調味茶、複合茶三類, 其中茶湯飲料中, 綠茶類的茶多酚要達到500mg/kg, 烏龍茶要達到400mg/kg, 其他茶類要達到300mg/kg;至於調味茶中的碳酸茶, 茶多酚要達到100mg/kg, 而果味及奶味是200mg/kg;去到複合類茶, 至少茶多酚也要去到150mg/kg。 但是, 綜觀目前市場上的茶飲料, 大部分是沒有標明茶多酚含量的, 至於是屬於茶湯類、調味茶類還是複合茶類, 更是沒有標明。 所以消費者難以確定一瓶茶飲料裡面, 究竟有多少味道是來自於茶, 又有多少是來自於香精和添加劑。

大多消費者還是處於懵懂階段, 記者在超市現場問過兩位從事行政的年輕白領, 她們都表示不知道買茶飲料要看茶多酚含量, 反而她們會比較留意飲料瓶子的設計和口味。

有消費者會問:“碳酸飲料裡面加了茶元素, 是否就會比普通的碳酸飲料健康?是否就不必擔心長期飲用碳酸飲料容易帶來身體發胖、骨鈣流失、牙齒損壞等問題?”對此, 有營養師就表示, 從添加茶味的碳酸飲料成分表來看, 它只是在食用香精一欄裡面表示添加了茶葉提取物。 但是就沒有明確顯示這所謂的茶葉提取物究竟是哪種, 甚至無法確認它就是茶多酚, 因此無法確認茶多酚的含量究竟有多少, 也無法說它的茶味是來自於原料茶還是茶味香精。 而且, 按照它的綠茶提取物加入量為0.09mg/100ml來計算, 即使它真是茶多酚, 那麼含量也是比較少的, 可以說並不具備茶葉一般具有的降低膽固醇、利尿、解毒等功效。

充其量而言, 是對口感有所改變。 同時, 看它成分表的其他組成, 添加劑相對較多, 平時飲用還是以適量為宜。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