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得了心律失常的壽命受到影響嗎

心律失常是指一種表現為節律和心率異常的心血管症狀, 各種心律失常的的危險程度並不相同。 惡性心律失常易引發心源性猝死, 導致患者死亡。 根據患者的病史、症狀、心電圖等檢查結果, 應及時識別惡性心律失常, 進行妥當的處理。

惡性心律失常可造成嚴重血流動力學變化, 死亡率較高, 對於患者的生命造成了威脅。 惡性心律失常的主要類型包括持續性室顫、室速、室撲, 具有潛在引起室速或室顫風險的室律不齊, 三度阻滯、竇性停搏。 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所公佈的資料顯示, 在全球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的1700萬人中,

百分之四十至五十死於心臟性猝死, 其中百分之六十五至八十五是由於惡性心律失常造成的。

很大一部分的心源性猝死的發生, 與惡性心律失常有關。 惡性心律失常患者往往伴有基礎性心臟病, 常見的有冠心病、心肌病、心臟瓣膜病、長QT綜合症等, 某些患者可為原發性的, 不伴發明確的結構性心臟疾患。

惡性心律失常往往起病急驟, 病情複雜, 變化較快, 應積極進行防治, 以減少心源性猝死的發生率。 對於高危患者進行24小時密切心電監護, 同時注意觀察心率變異性、QT離散度、左室射血分數等指標, 一旦心電圖記錄到惡性心律失常的特徵, 應立即著手處理, 根據心律失常的類型採取相應的治療手段。

研究表明, 惡性室性心律失常採用ICD除顫的效果優於抗心律失常藥物, 抗心律失常藥物中胺碘酮和索他洛爾可作為預防性用藥, 或在急救處理時與ICD聯合使用。 為預防惡性心律失常的反復發作, 緊急處理之後要注意控制誘發因素, 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

總而言之, 惡性心律失常是一種死亡率高、危險程度大的疾病, 只有及早發現, 及時治療, 才能有效終止病情, 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避免嚴重不良後果的發生。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