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診斷心律失常的2種常見方法

除了心電圖外, 還有多種診斷心律失常的方法, 動態心電圖和心電向量圖就是其中比較常見的。

動態心電圖

動態心電圖是一種超小型記錄器, 能夠在患者自然生活狀態下連續記錄24 -72小時, 可記錄二導或多導心電圖, 且受檢者不受日常活動的限制, 再借助電腦進行資料分析處理, 能夠發現各類心律失常。 動態心電圖長時間連續記錄可對心律失常有關症狀進行評價;對心肌缺血狀況做出判斷;對心臟病患者預後進行評價;對某些治療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藥物療效進行鑒定;有時可以記錄到猝死者的心電圖;還可對殘疾人、行動不便者進行檢查;但其不宜用在沒有任何心臟病徵象的正常人身上。

心電向量圖

心臟的心肌纖維電活動時因為電位差的形成, 瞬間產生電動力, 電動力有方向和大小, 稱為心電向量, 心電向量圖即是以圖形來記錄心電向量的, 能夠全面反映心臟在空間電活動的過程。 一個立體的心電向量圖經過兩次投影後成為心電圖, 某個導聯上的心電圖就是心電向量圖在該導聯軸上的投影。 分析心電向量圖對心房擴大、心室肥厚、束支傳導阻滯及分支阻滯、預激綜合征、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等的診斷及鑒別診斷有很大幫助, 比心電圖更有優越之處。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