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哪些檢查可以發現心律失常

心室晚電位, 心電圖頻譜分析, 心室率變異分析, 運動心電圖和傾斜試驗都有助於複雜或某些特殊心律失常的診斷, 此外, 超聲心動圖, 心臟X線, ECT, CT和MRI等對於器質性和非器質性心律失常的診斷有著不可低估的價值。

1、聽診:心律失常的百分之十可通過聽診發現, 如能有序地注意其頻率與節律的變化, 則能做出初步判斷, 例如過早搏動, 可聽到提前的心臟搏動和代償性間歇, 如陣發性室上速, 可聽到快速而規律的心臟搏動;而心房顫動則聽到雜亂無章的心臟搏動, 無論是強度, 頻率, 節律, 均無章可循,

總之, 心臟聽診既是內科醫生的基本功, 亦是臨床發現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

2、頸靜脈波動:一過性過度充盈的頸靜脈猶如“搏動”樣波動, 是觀察和診斷某些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 如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時, 可見頸靜脈的“搏動”, 並可聽到“炮擊音”;心房顫動則可見強度不一, 毫無規律的頸靜脈充盈波。

視引發心律失常的病因不同而不同, 應常規檢查電解質和酸堿平衡情況;檢查甲狀腺功能, 腎功能情況;檢查血沉, 抗“O”, 免疫功能和心肌酶譜等等。

心電圖:

1、體表心電圖:是心律失常診斷的最主要手段, 臨床上採用12導聯心電圖, 可以從心臟的立體結構方面判斷心律失常的性質和部位, 然而12導聯心電圖由於記錄時間短, 不容易描記到短暫心律失常的圖形,

所以臨床上常常採用P波清楚地導聯較長時間描記, 便於捕捉心律失常, 注意P和 QRS波形態, P-QRS關係, PP, PR與RR間期, 判斷基本心律是竇性還是異位, 房室獨立活動時, 找出P波與QRS波群的起源, P波不明顯時, 可試加大電壓或加快紙速, 作P波較明顯的導聯的長記錄。

2、食管心電圖:可以清晰描記P波, 對12導聯心電圖P波記錄不清楚的患者, 很容易獲得P波資訊, 有助於正確診斷。

3、心電圖監測:為克服心電圖描記時間短, 捕捉心律失常困難的缺點, 人們採用心電圖監測的方法診斷心律失常。

床邊有線心電圖監測:適用于危重患者。

無線心電圖監測:便於捕捉患者活動後心律失常。

動態心電圖:也稱Holter心電圖, 連續記錄24h或更長時間的心電圖,

它的出現解決了只靠普通心電圖無法診斷的心律失常問題, 通過24小時連續心電圖記錄可能記錄到心律失常的發作, 自主神經系統對自發心律失常的影響, 自覺症狀與心律失常的關係, 並評估治療效果, 然而難以記錄到不經常發作的心律失常。

電話心電圖:將心電圖經過電話的途徑傳輸到醫院或監控中心, 有助於瞭解患者工作和生活時的心律失常情況。

4、體表His電圖:採用心電的濾波和疊加等方法, 記錄到的His電圖, 能幫助分析心房, His束和心室電圖的相互關係和順序, 輔助複雜心律失常的診斷。

5、體表心電圖標測:採用數十個體表電極同時記錄心臟不同部位的心電圖, 便於分析心律失常的起源點以及傳導順序和速度的異常,

尤其對異常通道的診斷有價值。

6、信號平均心電圖又稱高分辨體表心電圖, 可能在體表記錄到標誌心室肌傳導延緩所致局部心肌延遲除極的心室晚電位, 心室晚電位的存在為折返形成提供了有利基礎, 因而記錄到心室晚電位的病人, 其室性心動過速, 心室顫動和猝死發生的危險性相應增高。

心臟電生理:

臨床電生理研究是採用心臟導管記錄心臟內各部位心電圖, 並且用脈衝電刺激不同部位心肌組織的一種心律失常研究方法, 是有創性電生理檢查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瞭解正常和異常心臟電活動的情況, 對複雜心律失常做出診斷, 並且判斷心律失常的危險程度和預後, 以及協助選擇治療方法和制定治療方案,

這種方法可以十分準確地反應心臟電活動的起源和激動的傳導順序, 對於臨床診斷困難或用其他方法無法發現的心律失常有著非常重要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價值。

運動試驗:

可能在心律失常發作間歇時誘發心律失常, 因而有助於間歇發作心律失常的診斷, 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後出現運動試驗誘發的室性心動過速, 可能是藥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表現。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