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完全避免心律失常的發生就要積極的做好預防, 並注意日常的飲食。 那麼心律失常的預防措施有哪些?下面是相關專家做出的詳細解答。
預防誘發因素 一旦確診後病人往往高度緊張、焦慮、憂鬱, 嚴重關注, 頻頻求醫, 迫切要求用藥控制心律失常。 而完全忽略病因、誘因的防治, 常造成喧賓奪主, 本末倒置。 常見誘因:吸煙、酗酒、過勞、緊張、激動、暴飲暴食, 消化不良, 感冒發燒, 攝入鹽過多, 血鉀、血鎂低等。 病人可結合以往發病的實際情況, 總結經驗, 避免可能的誘因, 比單純用藥更簡便、安全、有效。
穩定的情緒 保持平和穩定的情緒,
自我監測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時, 病人自己最能發現問題。 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狀, 若能及時發現及時採取措施, 可減少甚至避免再發心律失常。 心房纖顫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徵象或稱前驅症狀, 如心悸感, 摸脈有“缺脈”增多, 此時及早休息並口服安定片可防患於未然。
以上就是對心律失常的預防介紹, 患者在平時要有好的生活規律。 如果想瞭解更多心律失常方面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