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春季該如何祛濕 看看中醫有哪些方法

春雨綿綿, 三月的空氣中總是有揮之不去的濕意, 人體內的濕意也總是帶來身體各種各樣的問題, 該如何祛濕就變成養生的重中之重。 春季該如何祛濕, 看看中醫有哪些方法吧。

春季體內濕氣重的症狀表現

中醫學認為, “濕邪”是“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之一, 在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 就會成為致病因素, 並侵犯人體導致疾病。

春季氣候潮濕, 人體容易遭受濕氣困擾。 濕氣指代一類具有重濁、粘滯、趨下特性的邪氣。 濕可從外而受, 亦可從內而生, 故從發病的角度“濕”可分為外濕及內濕。

體內濕氣重有以下表現:

1、濕性重濁:頭重身困, 四肢酸楚;或者關節酸痛、沉重、活動不利, 痛處不移;小便混濁、不利、大便溏泄, 或下利膿血, 甚至女性白帶粘稠腥穢等。

2、濕性粘滯: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一是小便不暢, 大便粘滯不爽等;二反映在病程上, 纏綿難愈, 如風濕病等。

3、濕為陰邪, 阻遏氣機, 損傷陽氣:出現胸脘痞悶, 小便短澀, 大便溏而不爽等症狀。

中醫祛除春季體內濕氣方法

一、艾灸調理幫助體內祛濕

艾灸有開鬱、祛濕、補陽氣的作用, 特別適合春季養生。

1、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 為養生保健強壯的要穴。 長期施灸有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等功效。 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灸20-30分鐘。

2、命門穴:位於人體背後第二腰椎之下與臍相對, 是人體生命力的中心,

為元氣“住宿”的地方。 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灸20-30分鐘。

3、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 臍上4寸處, 相當於五指寬度。 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灸20-30分鐘, 能有效緩解胃部疾病的各種症狀。

4、足三裡穴:外膝下3寸, 脛骨外側月一橫指處, 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灸20-30分鐘。

5、豐隆穴:小腿外側的中點, 肌肉較鼓起的地方, 這個是祛濕較好的穴位, 每日用艾條灸15分鐘即可有效健脾化濕。

6、解溪穴: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 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濕的穴位, 對解除下肢的水腫效果較好, 每日艾灸15分鐘。

二、拔罐

拔罐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等, 一般拔罐時間15分鐘為宜。 身體不好的老人、體瘦者, 拔罐時間應該減半。

三、運動排汗祛濕

運動出汗是很好的去濕氣, 身體裡面的汗一定要出來, 否則你的濕氣太重。 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 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 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 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現代人動腦多、體力消耗少, 加上長期待在密閉空調內, 很少流汗, 身體調控濕度的能力變差。 試試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任何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 有助活化氣血循環, 增加水分代謝。

四、飲食調理:

去濕的方法可以多吃熱性的食物, 例如薑、辣椒等, 像薏米、茯苓、冬瓜、芡實等都是常用的去濕中藥, 也可以用來做藥膳食用。 飲食均衡, 可適當多吃溫熱性的食物。

在中醫看來, 肥胖也好, 水腫也好, 都意味著體內有濕, 水液不能隨氣血流動, 滯留在體細胞之間,

使人體迅速膨脹起來。 去濕性極強的藥物或食物能祛除這些滯留在人體的水液, 也就能消腫。 所以, 治療水腫必用赤小豆, 而實踐證明, 薏米赤小豆粥具有良好的減肥功效, 既能減肥, 又不傷身體。 尤其是對於中老年肥胖, 效果尤其好。

喝薑糖茶:乾薑粉5-9克(每天1-2次), 開水沖泡10-15分鐘, 加適量的紅糖當茶飲。

春季祛濕方法多多, 在日常生活中可多加留意。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