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一:腎結石病人不能補鈣
腎結石大多是草酸鈣在尿中沉積,
主要是草酸攝入過多,
在泌尿道排出時與鈣結合形成草酸鈣沉積形成腎結石。
防治腎結石的關鍵是減少攝入含草酸多的食物如菠菜、草頭、竹筍、茭白等,
這些食物應少吃,
吃時應煮沸,
去除草酸含量。
鈣攝入量多的人群比鈣攝入量少的人群,
腎結石的發生率要低。
一般居民膳食中鈣攝入是不足的,
應當增加鈣的攝入,
鈣在消化道內增加,
與草酸形成草酸鈣,
減少草酸的吸收,
也可以減少腎結石的發生。
誤區二:補鈣會導致腎結石
長期以來,
人們認為腎結石病人要限制鈣的攝入,
因為對腎結石的分析表明,
腎結石中80%是鈣質。
近年來研究證實,
這一觀念是錯誤的,
而且結論剛好相反:增加鈣的攝入反而可以減少患腎結石的危險性。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少吃鈣質的婦女比多吃富含鈣質食物的婦女更容易患腎結石。
美國一項對45510名男性歷時4年的跟蹤研究發現,
每天平均攝入1326mg鈣的人比每天攝入516mg鈣的人患結石的機會少1/3。
美國另一項對9173名婦女連續12年的調查也表明,
高鈣飲食者比低鈣飲食者患腎結石的可能性減少了35%。
研究者分析認為,
發生
腎結石的原因不是因為鈣太多,
而是人體中鈣代謝發生了紊亂,
造成不正常的“鈣搬家”所致。
此時,
骨鈣減少,
而血鈣和軟組織中的鈣卻增加了,
軟組織中鈣過多會造成結石、高血壓、動脈硬化和老年性癡呆。
而長期補鈣,
增加人體鈣的吸收,
可刺激血鈣自身的穩定,
最終降低血液和軟組織中鈣的含量,
減少結石的發生。
誤區三:補充維生素C易患腎結石
維生素C是酶的輔因數,
與膠原的合成、創傷的癒合、血管的脆性有關;維生素C還有抗氧化,
促進鐵的吸收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成人每日的推薦攝入量為100毫克,
可耐受的最高攝入量為1000毫克。
維生素C的補充,
只要每天攝入量在1000毫克以內,
是不會發生腎結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