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鼻出血多發生於4歲至10歲, 並且90%以上的兒童鼻出血多發生在鼻中隔前下方。 鼻中隔前下方有一個由動脈和靜脈血管構成的血管網。 這裡的黏膜薄, 靜脈沒有瓣膜, 醫學上稱為鼻腔易出血區。 由於位置靠前, 當受到外力衝擊時, 不堪一擊, 很容易發生出血。
鼻出血的原因很多, 有局部的, 也有全身的。 局部的原因有鼻部外傷、鼻前庭炎、鼻腔異物、鼻血管瘤等;全身性的原因有上呼吸道炎症、再生障礙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肝硬化、維生素C缺乏、血友病、白血病等。
鼻腔是呼吸道的哨所, 鼻腔內有一層粉紅色的黏膜,
為了防止室內乾燥, 可在地面上灑些水, 或用空氣加濕器, 保持室內一定的濕度。 讓孩子多喝水, 多吃蔬菜和水果及富含營養且清淡、易吸收的食物, 防止維生素C、B1、B2等的缺乏。 鮮生地、鮮白茅根、鮮蘆根各30克, 水煎服, 每日1劑, 連服5天。 也可把空心菜250克洗淨, 和糖搗爛, 沖入沸水中飲用, 起到清熱涼血的功效;鼻腔內經常塗一些金黴素或紅黴素眼藥膏, 以防止鼻部黏膜乾燥, 另外要戒除孩子挖鼻孔的不良習慣。
以上方法只是鼻出血患者的家庭急救,
流鼻血的原因很多, 但是約有一半人找不出原因的。 鼻腔黏膜中的微細血管分佈很密, 是很敏感且脆弱的, 容易破裂而致出血。 在學齡前的幼兒常見鼻出血的現象。
流鼻血時, 一般人都習慣於將頭向後仰, 鼻孔朝上, 認為這樣做可以有效止血, 其實是錯誤的, 如此做只是眼不見血外流, 但實際上血還是繼續的在流--在向內流。
流鼻血時“後仰的姿勢”有下列的壞處:
1. 會使鼻腔內已經流出的血液因姿勢及重力的關係向後流到咽喉部, 並無真正止血效果。
2. 咽喉部的血液會被吞咽入食道及胃腸,
3. 出血量大時, 還容易吸嗆入氣管及肺內, 堵住呼吸氣流造成危險。
正確的方法是--頭部應該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傾的姿勢, 使已流出的血液向鼻孔外排出, 以免留在鼻腔內干擾到呼吸的氣流。
兒童最常見(約百分之九十以上)流鼻血的位置是在鼻孔內側約一、兩公分處的鼻中膈黏膜上, 因為靠近前鼻孔, 所以鼻出血時可先行使用最方便的局部壓迫止血, 其方法是:
1. 大人首先要盡力鎮定自己的情緒, 切勿慌亂, 才能安撫被出血驚嚇的小孩。
2. 頭部應該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傾的姿勢。
3. 用手指由鼻子外面壓迫出血側的鼻前部(軟鼻子處), 似一般以手夾鼻子的做法,
4. 如果壓迫超過了十分鐘後血仍未止, 則可能代表著嚴重的出血, 或有其它問題存在著, 此時就須要送醫做進一步的處置。
5. “冰敷額頭”的作用是希望藉額頭的皮膚遇冷時, 能達到鼻部血管收縮以止血, 但其效果並不好, 因為距離出血的鼻孔部位太遠, 且局部過於冰冷會引起頭部不適, 所以正確的方法是可直接冰敷在“鼻根”及“鼻頭”(即整個鼻子)上面。
中醫認為流鼻血是由於人的氣血上逆導致的。 鼻屬於肺竅, 鼻子出現病症, 一般來說, 與肺和肝等部位出現異常有著很大的關係。 當人的氣血上升,
當鼻腔過於乾燥時, 裡面的毛細血管就會破裂, 導致流血。 從臨床上來看, 90%的流鼻血現象都屬於血管破裂導致的血管性流血。 對此, 患者不用太緊張, 大多數情況下可以自行處理, 及時止血即可。
鼻子出血時, 可以用衛生棉球將鼻子堵住, 頭部可以採取後仰的方式, 以便儘快止血。 與此同時, 還可以用涼毛巾敷在額頭或鼻部, 降低頭部和鼻子的溫度, 以減輕出血症狀。 如果鼻腔內流血過多, 很難止住, 就應該及時去看醫生了。
年輕人流鼻血還與勞累、運動等有關。 特別是年輕人愛運動,經常是在運動時,鼻子突然就流起血來。一般情況下,這些出血症狀,患者自行止血即可。但是,毫無徵兆,突然流鼻血者最好去醫院做一下檢查,及早排除鼻腔腫瘤之類的病變。
一般情況下,鼻腔血管破裂性流血並不需要特別治療。楊力教授說,既然鼻子出血與肺熱有關係,人就應該在飲食,生活上儘量避免導致肺熱的情形發生。要少喝酒,少吃辛辣的食物,少吃一切可能生熱的食物。相反,可以多吃一些如苦瓜、綠豆湯、西瓜、冷飲等清熱降火的食物。取冬桑葉3克,加上白茅根和麥冬,再適當加一些甘草,用來泡水喝,可以達到清熱降火的目的。
特別是年輕人愛運動,經常是在運動時,鼻子突然就流起血來。一般情況下,這些出血症狀,患者自行止血即可。但是,毫無徵兆,突然流鼻血者最好去醫院做一下檢查,及早排除鼻腔腫瘤之類的病變。
一般情況下,鼻腔血管破裂性流血並不需要特別治療。楊力教授說,既然鼻子出血與肺熱有關係,人就應該在飲食,生活上儘量避免導致肺熱的情形發生。要少喝酒,少吃辛辣的食物,少吃一切可能生熱的食物。相反,可以多吃一些如苦瓜、綠豆湯、西瓜、冷飲等清熱降火的食物。取冬桑葉3克,加上白茅根和麥冬,再適當加一些甘草,用來泡水喝,可以達到清熱降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