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病又叫喘症(證)是呼吸喘促, 甚則不能平臥, 喉間有哮鳴聲為主要臨床特徵的疾病。 喘哮症的發生, 主因為宿疾內伏於肺, 由於外邪襲人或飲食不當、或情志不調、或勞倦體虛等因素所誘, 以至痰阻氣道、肺氣壅塞而發病。 故其發作期的基本病理變代為“優痰”遇感所觸、痰隨氣升、氣因痰阻、相互搏結、壅塞氣道、肺氣不利。
一、診斷依據
按照2008年中華中醫藥學會發佈的《中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中醫病證部分》。
1、以氣短喘促, 呼吸困難, 甚至張口抬肩, 鼻翼煽動, 不能平臥, 或口唇青紫為主要臨床表現。
2、多有慢性咳嗽、胸痹等心、肺疾病史。
3、發作多有外感、六淫、情志刺激等誘因。
二、鑒別診斷
1、哮病喘與哮雖相類似, 但實有區別。 哮指聲響言, 為喉中有哮鳴音, 是一種反復發作的疾病;喘指氣息言, 為呼吸氣促困難, 可出現於多種急慢性疾病過程巾。 由於哮必兼喘, 哮病反復久延, 又可發展成為持續性的痰喘, 故有將哮病列入喘病範圍者。
2、短氣喘與短氣之症相似而又有區別。 喘者, 促促氣急, 喉間痰聲轆轆。 張口抬肩, 搖身擷肚, 倚息不能平臥。 短氣者, 呼吸急促而不能接續, 似喘而無抬肩, 呼吸急促而無痰聲, 動後更甚。 短氣往往為喘之漸, 二者既有區別, 又有聯繫。 短氣者有較喘病為輕者, 有似輕而實際並不輕者, 因為短氣乃腎精元氣虧虛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