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是嬰兒期的常見病,
病因主要與寶寶的飲食有關。
比如人工餵養的小兒,
父母未及時添加富含纖維素的輔食,
寶寶的大便會出現幹結且不容易排出,
如果小兒用力排便的話,
堅硬的糞便強行通過肛管時就會造成肛管皮膚較深的裂傷。
另外,
給寶寶使用粗糙的衛生紙,
或因小兒患腹瀉時大便有力地噴出都會導致肛門的損傷。
(1)、培養孩子的定時排便習慣。
家長要培養孩子每天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
同時每天讓孩子攝取一定量的水分和含纖維素的新鮮蔬菜,
有助於保持孩子的大便通暢。
(2)、局部燒灼治療。 對肛裂反復發作、時間較長的小兒, 父母可在醫生指導下用20%的硝酸銀局部燒灼, 然後用沾有生理鹽水的棉棒擦去多餘的硝酸銀, 每天一次, 肛裂會很快癒合。
(3)、母乳餵養。 母乳中主要是乳白蛋白, 容易消化吸收, 所以吃母乳的嬰兒大便較軟。
(4)、保持局部清潔衛生。 小兒發生了肛裂, 父母應在小兒每次大便後用柔軟的衛生紙輕輕擦乾淨, 之後用1:5000的高錳酸鉀(PP粉)溫水溶液坐浴10-20分鐘, 能起到局部消毒和加速裂口癒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