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腸鏡檢查的診斷意義

在小腸成像方面, 引入了一些新技術, 但這些新技術對診斷克羅恩病的意義仍存在不確定性。

目的:評價膠囊內窺鏡(CE)、CT腸動描記術(CTE)、回結腸鏡檢術、全程小腸鋇餐這些技術在診斷小腸克羅恩中的靈敏度和特異度。

方法:前瞻、盲法試驗。

場所:大學醫學中心炎性小腸病診所。

病人:確診或疑似克羅恩病者。

排除標準包括:腹部膿腫及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者。 另外, 在CTE下顯示為小腸部分梗阻的病人也被排除在接下來的CE檢查之外。

措施:病人在4天之內完成所有的4項檢查。

需判斷的主要結果:判斷每項檢查在檢測活躍期小腸克羅恩病中的特異度、靈敏度、準確度。

診斷克羅恩病的標準是根據臨床表現和4項檢查結果相符與否進行判斷, 相符就做出診斷。 最後計算出各項檢查的特異度、靈敏度、準確度。

結果:41個病人做了CTE檢查, 這其中有7個病人檢查出無症狀的部分性小腸梗阻, 占17%(這些病人不能進行後續的CE檢查);40個病人做了回結腸鏡檢, 38個病人行了全程小腸鋇餐的研究, 28個病人做了 CE檢查。

最後診斷結果為:51%的病人確診為活躍期的小腸克羅恩病, 42%的病人排除了此病, 5%的病人是非活躍期小腸克羅恩病, 2%的病人是此病的疑似者。 其中, CE診斷活躍期小腸克羅恩病的靈敏度是83%, 與CTE(83%), 回結腸鏡檢(74%), SBFI(65%)相比無統計學差異。 然而, 其特異度(53%)卻比其他幾種檢查方法要低(p<0.05);在檢查中,

有一個病人因行CE檢查發生了暫時的部分性小腸梗阻, 但沒有病人滯留膠囊。

實驗缺陷:我們採用了臨床表現與各項檢查的一致與否作為診斷克羅恩病的標準, 而沒有其他金標準;然而這種標準也是目前臨床實踐中診斷克羅恩病的方法。

結論:CE診斷活躍期小腸克羅恩病的靈敏度與其他方法相比(CTE, 回結腸鏡檢, SBFI)無統計學差異, 然而其特異度較低且往往需要先通過小腸放射學檢查才能應用(因為無症狀性的部分小腸梗阻的發生率高), 這些缺點都限制了CE作為診斷克羅恩病的一線檢查方法的應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