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發作時我們怎麼做才能緩解病情, 相信這是很多患者想要瞭解的常識。 反流性胃炎是胃液或十二指腸液反流入食管而引起食管黏膜炎性病變。 其發病機理主要為食管下括約肌功能減弱, 繼發性食管蠕動障礙是使食管炎持續存在並加重的因素。 作為一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平時應該掌握相關的保健方法。
1、燒灼感:
餐後1小時胸骨後、劍突下或上腹部燒灼感或疼痛, 可向頸、肩、背擴散, 平臥或軀幹前屈、彎腰時加重, 而站立或坐位時以及服用抗酸藥物後可緩解。
2、胃內容物反流:
反胃常伴隨燒灼感同時出現,
3、吞咽困難:
由於食管炎引起繼發性食管痙攣, 多呈間歇性吞咽困難。 如果為持續性吞咽困難常提示食管狹窄。
4、出血:
由於食管黏膜損傷, 可有慢性少量出血。
另外, 患者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飲食
注意少量多餐, 吃低脂飲食, 可減少進食後反流症狀發生的頻率。 相反, 高脂肪飲食可促進小腸黏膜釋放膽囊收縮素, 易導致胃腸內容物反流。
2、體重
超重者宜減肥。 因為過度肥胖者腹腔壓力增高, 可促進胃液反流, 特別是平臥位尤甚, 故應積極減輕體重以改善反流症狀。
3、臥位
床頭墊高15~20cm,
4、改變不良睡姿
有人睡眠時喜歡將兩上臂上舉或枕於頭下, 這樣可引起膈肌抬高, 胃內壓力隨之增加, 使胃液逆流而上。
5、生活習慣
儘量減少增加腹內壓的活動, 如過度彎腰、穿緊身衣褲、紮緊腰帶等。
6、忌酒戒煙
由於煙草中含尼古丁, 可降低食管下段括約肌壓力, 使其處於鬆弛狀態, 加重反流, 吸煙還能減少食管黏膜血流量, 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降低機體抵抗力, 使炎症難以恢復。 酒的主要成分為乙醇, 不僅能刺激胃酸分泌, 還能使食管下段括約肌鬆弛, 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原因之一。
以上針對不同症狀介紹了相應的應對措施, 希望能對您起到一定實際作用。 另外在本病的防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