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並非真性腫瘤, 往往是變態反應和鼻竇慢性發炎引起的鼻粘膜水腫的結果, 屬常見的鼻部疾病之一。 鼻息肉多見於成年人, 是由鼻部粘膜長期水腫所致, 以變態反應和慢性炎症為主要原因。 可單發或多發, 單側或雙側, 多數為多發性及雙側性。 息肉生長過大時, 外鼻可發生畸形, 鼻樑變寬而膨大形成“蛙鼻”。 因此, 不可小視鼻息肉危害, 一旦病房治療需及時。
耳鼻咽喉專家介紹, 鼻息肉的治療原則是:小息肉以內科藥物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無效者行功能性內窺鏡鼻腔鼻竇手術;多發性或復發性息肉行常規手術治療。
一、內科藥物治療
由於鼻息肉是鼻呼吸粘膜長期炎性反應的結果, 故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 皮質激素不僅可使息肉體積變小甚至消失, 而且手術後應用還可延遲或防止息肉復發。 皮質激素的應用有全身和鼻內兩種給藥途徑。
1、如果無皮質激素應用禁忌症, 全身應用適合下列情況:①息肉體積較大, 手術時器械引入鼻腔較為不便;②初診病例, 患者願意接受藥物治療, 療程進行。 這種短期突擊療法在臨床上不會引起明顯全身性副作用。 一般經上法治療, 息肉體積均可明顯縮小。 有的在口服幾天後鼻塞便有減輕, 且嗅覺改善也明顯。
鼻內局部應用皮質激素的優點是既可避免皮質激素全身副作用,
下述情況可顯著影響鼻內用藥的療效:①鼻息肉過大, 藥液無法進入鼻內, 此時應先行手術治療, 然後再行鼻內給藥以預防復發。 ②同時存在鼻和鼻竇的混合感染, 此時應行抗生素治療或鼻竇清理術。 ③息肉本身處於活躍階段, 生長過快, 此時可以行皮質類固醇的突擊性全身應用療法。
二、手術治療
對鼻腔大部或完全被堵塞, 嚴重影響生理功能的鼻息肉患者, 應先行手術治療。 術前應對病人進行全身檢查, 如患有心血管疾病、哮喘發作期等, 應待病情穩定後再行手術。 手術方式主要有單純鼻息肉切除術和鼻內篩竇切除術兩種。
1、單純鼻息肉切除術用於根蒂清除, 以前無鼻息肉切除術史者。 在局麻下, 以鼻息肉圈套器套住息肉要蒂部, 勒緊後自鼻內向外用力急速拉出, 使息肉連同根蒂一併摘除。 如有根蒂殘留, 可將其鉗取乾淨。 拉出息肉有時可使篩竇開放, 此時若篩內粘膜已息肉樣變, 應同時行鼻內篩竇切除術。
2、鼻內篩竇切除術主要適用于篩竇粘膜已為息肉組織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