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架搬運法
擔架搬運是最常用的方法, 適用於路程長、病情重的傷患。 擔架的種類很多, 有帆布擔架(將帆布固定在兩根長木棒上)、繩索擔架(用一根長的結實的繩子繞在兩根長竹竿或木棒上)、被服擔架(用兩件衣服或長大衣翻袖向內成兩管, 插入兩根木棒後再將紐扣仔細扣牢)、四輪擔架(其硬度大。 適合危重病人用)。 搬運時由3—4人將病人抱上擔架, 使其頭向外, 以便於後面抬的人觀察其病情變化。 如病人呼吸困難、不能平臥, 可將病人背部墊高,
徒手搬運法
當在現場找不到任何搬運工具而病人傷情又不太重時, 可用此法搬運。 常用的主要有單人徒手搬運和雙人徒手搬運。
單人徒手搬運:
(1)扶持法:此法適用於搬運傷病較輕、不能行走的傷患, 如頭部外傷、鎖骨骨折、上肢骨折、胸部骨折、頭昏的傷病員。 扶持時救護者站在傷病員一側, 將其臂放在自己肩、頸部, 一手拉病人手腕, 另一手扶住病人腰部行走。
(2)抱持法:適用于不能行走的傷病員, 如較重的頭、胸、腹及下肢傷或昏迷的病員。
(3)背負法:搶救者蹲在病員前面, 與病人呈同一方向, 微彎背部, 將病人背起, 對胸、腹受傷的病人不宜採用此法。 如病人臥于地上、不能站立, 則救護者躺于病人一側, 一手緊握傷患肩部, 另一手抱起傷患的腿用力翻身, 使其負於自己背上, 慢慢站起來。
(4)拖拉法:用於在房屋垮塌、火災現場或其它不便於直接抱、扶、背的急救現場, 不論傷者神志清醒與否均可使用。 搶救時救護者站在傷患背後, 兩手從其腋下伸到其胸前, 先將傷者的雙手交叉, 再用自己的雙手握緊傷病員的雙手, 並將自己的下頜放在其頭頂上,
雙人徒手搬運:
(1)椅托式:兩救護員在傷患兩側, 各以右和左膝跪地, 將一手伸入患者大腿之下並互相握緊, 另一手交叉扶住病員背部。
(2)拉車式:一人站在傷病員頭部旁, 兩手插到傷病員腋下將其抱在胸前, 一人站在傷病員腳部, 用雙手抓住傷病員的兩膝關節, 慢慢抬起病人。
(3)平拖式:兩救護者站在傷病員同側, 一人用手臂抱住病人的肩部、腰部, 另一人用手抱住病員的臀部, 齊步平行走。
頸椎損傷患者的搬運 先將一塊硬板(木板、鐵板均可)放在傷患一側, 在傷患頸部處放一軟墊子, 再由3—4人分別用手托住傷患的肩、背、腰、大腿, 另一人用雙手固定傷患頭部,
胸、腰、脊柱損傷患者的搬運 平托的部位與搬運頸椎骨折傷患時一樣, 只是不需要專人保護傷患頭部。 傷患仰臥時, 在其腰部加墊;如背部有傷口, 則讓其取俯臥位, 並在其兩肩及腹部加軟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