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不該當“法官”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 應該多一點理智的冷靜, 少一點情感的衝動。
孩子不是“罪犯”, 父母不是“法官”。 可是, 在家庭或學校中, 經常會“上演”各種“私設公堂”的悲劇。 這些“恨鐵不成鋼”的父母或老師們, 是否考慮過這樣做的後果呢?
在心理諮詢中, 許多家長經常數落孩子的種種不是, 羅列“罪狀”, 但並未認真分析孩子為什麼會有那些不盡如人意的表現。 四年級的小龍是有名的“鬧將”, 班上1/3以上的同學都被他打過。 為此, 老師三天兩頭請家長。 小龍的父親或母親一從老師那兒回來, “家庭審判”便“開庭”了:你怎麼又打人?你幹嗎把人家的鉛筆給踩折了看你那樣兒,
長這麼高了, 什麼也不懂你說, 什麼時候改?你說, 學習這麼差, 怎麼辦?你說, 下次考多少分?……小龍噘著嘴一言不發。 於是, 他爸爸氣得把他綁在椅子上, 大聲數著數兒打他, 等待小龍求饒。 可是小龍咬緊牙關不吭聲。 往往是媽媽看不下去躲出去了, 爺爺或奶奶來替小龍求情。
父母規定小龍放學後必須馬上做功課, 不能出去玩。 可是小龍經常趁父母沒下班時偷偷跑出去玩。 在外面一玩就忘了時間, 還不時與別人打架或是闖點禍。 父母出於無可奈何, 才帶小龍來找心理醫生。 小龍對心理醫生說:“我恨父母。 我懷疑他們不是我的親生父母!他們天天‘審’我。 其實有時是老師冤枉我的。
可他們從來不聽我解釋。 他們不講理!我就不聽他們的話!什麼時候他們不打不罵我了, 我就改!”
像小龍這樣的孩子其實有很好的品質, 如果把他那種倔強、活潑、不服輸的精神引導到學習上來, 他一定是個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更有可能與家長“對著幹”。 初二男生小志, 瞞著父母與同學一起染了幾綹黃頭髮, 這下可就闖下了大禍。 老師批評完了父母批, 檢查寫了一大疊還不算完。 父母從此不許他與同學來往, 天天去學校門口接他放學。 小志就想辦法與父母“捉迷藏”, 甚至翻牆去找同學玩。 為了與家長對著幹, 他索性不上學了, 到一個汽車修理部當起學徒來。 他賭氣說:“起碼有飯吃, 自力更生不求人, 看父母拿我怎麼辦!”
其實,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座“富礦”。 小志頑強的生存能力、不怕困難和愛勞動的精神是不是難能可貴?可是父母們常常看不到孩子身上閃光的東西。 對於成長中的孩子, “一葉障目, 不見森林”, 是非常危險的。 在孩子容易犯錯誤的年齡, 要給他以理解和公正的評價。 家長們不要“攻其一點, 不及其餘”。 應該特別指出的是, 兒童、青少年時期不夠安分守己的孩子, 往往是獨立性很強、極有創造精神的聰明孩子。 家長們要警惕的, 倒是過分聽話和看似學習成績不錯的孩子, 他們常常心理脆弱, 易患心理疾病, 以後還可能是個缺乏自信、依賴性強的人。
事實證明, “家庭審判”不利孩子成長。 家長“恨鐵不成鋼”的態度, 都自認為是為孩子“好”,
結果常常把“熱處理”和“冷處理”弄顛倒了, 從而導致親子關係的矛盾衝突。 這很可能引發孩子的反感、說謊和反抗情緒, 甚至誘發青少年違法犯罪。
教育孩子是一門偉大的藝術。 如果您能夠準確掌握孩子的心理“脈搏”, 就能夠鍛造孩子的心靈。 多一點理智的冷靜, 少一點情感的衝動, 就可以得到孩子的尊重和友誼。 因此, 家長們應該與孩子一道成長。 自己必須先學習, 才有資格當父母。
家長們應該思考, 怎樣根除“恨鐵不成鋼”的觀念。 美國傑弗遜曾說他有一個專制的母親, “母親和我生活了20年。 我情願生命中沒有這20年”。
語言文字學家呂叔湘曾深情地說:“教育近乎農業生產, 絕非工業生產。 工業生產是把原料經過設計好的工業流程,
做成合乎標準的成品。 農業生產則不然, 種下的種子是有生命力的, 它們得自己長大。 農民所要做的, 是給他們適當的條件:溫度、濕度、陽光、水分、肥料……幫助它們好好生長。 如果種子抗拒生之趣, 哪來好的收成?”
教育是詩, 多麼美好的比喻。 我們怎麼能允許有一句錯寫的詩?作為家長, 應該精心培養孩子這棵寶貴的“植物”, “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 如果您懂得了孩子的內心, 您就會成為受孩子歡迎的稱職父母。

(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線上獨家使用,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