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洗澡的時候容易來靈感?

人在洗澡的時候會梳理一天的思緒麼?還是會分泌什麼東西會使大腦的想像力更加豐富?運轉的更快?感覺洗澡的時候思想在超速的運轉。 這種感覺很像做夢, 有時候一洗完出來就都不記得了。 而有些人卻能記得, 於是靈感成了創新的動力。 為什麼在洗澡的時候特別容易發生這種事情呢?洗澡和靈感出現, 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首先從心理學上來說, 靈感就是一種頓悟。

一、頓悟是一種突然的穎悟。 格式塔派心理學家指出人類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頓悟。 當人們對問題百思不得其解, 突然看出問題情境中的各種關係並產生了頓悟和理解。

二、耶克斯—多德森定律(Yerkes & Dodson, 1908), 各種活動都存在一個最佳的動機水準。 動機不足或過分強烈, 都會使工作效率下降。 動機強度與工作效率之間的關係不是一種線性關係, 而是倒U形曲線。 動機的最佳水準隨任務性質的不同而不同。 在比較容易的任務中, 工作效率隨動機的提高而上升;隨著任務難度的增加, 動機最佳水準有逐漸下降的趨勢。 也就是說, 在難度較大的任務中, 較低的動機水準有利於任務的完成。

關於洗澡洗出靈感這個問題, 可以看看大數學家龐加萊的“潛意識創造”的解釋:

一開始, 最令人震驚的是福至心靈的瞬間, 反映了長時間、無意識的預備工作。 數學創造中, 無意識工作的重要性對我而言是無可爭議的,

並且可以在其他例子中, 無意識工作不那麼明顯的情況下找到它的痕跡。 通常, 一個人思考困難問題時, 最初的工作不會帶來太好的結果。 休息一會兒, 或者更長時間, 然後重新坐下來工作。 在開始半小時, 像以前一樣, 沒什麼發現, 然而突然決定性的想法呈現在思想面前。

關於無意識工作的條件還有另一個說法:它是可能的, 並且某種程度上富有成效, 僅當之前和之後都進行了長期有意識的工作。 這些突然的靈感(之前的例子已經表明了)發生, 僅當之前大量的努力失敗, 並且沒有好的結果發生, 而採取的方法又是不確定的。 這些努力並不像我們認為的毫無作用;它們啟動了無意識的機器,

否則這架機器永遠不會運轉起來, 也不會有所成就。

可以確定的是, 在潛意識進行一段時間的工作後, 就會產生靈光一現的想法, 並且通常是相當有用的結論組合, 就像是第一印象得出的結論。 這是由於潛意識的自我產生的微妙直覺, 判斷出哪些組合是有用的, 因此只採用了這些組合嗎?還是同樣產生了很多其他組合, 而由於其無用性而停留在潛意識中?

也許我們應當到早期的有意識的工作中尋求答案, 以往內所有的無意識工作都必須由有意識的先行。 請允許我做一個粗略的類比。 假設我們潛意識作出的數學組合像是伊壁鳩魯的原子論假說。 在意識得到完全休息的階段, 這些原子是靜止的,

或者說, 它們黏在了牆上。

而另一方面, 在表面上休息卻是潛意識工作的階段, 某些原子從牆上脫離開來並進入運動。 它們向空間的各個方向漂移, 就像一小群昆蟲一樣, 或者用更學術的比喻, 就像氣體運動理論中的氣體分子那樣。 它們之間的互相影響可能形成新的組合。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