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家解析:患上職場自閉症怎麼辦

你有被愛的能力嗎?

積極心理學創始人馬丁·塞裡格曼在《真正的幸福》中曾寫到這樣一段經歷。 多年前他有幸和橋牌大師鮑比·尼爾同隊競技。 那個時候, 這位橋牌風雲人物已經因為慢性骨病而嚴重殘疾, 任何行動都需要別人的説明才能做到。 這段歲月讓塞裡格曼印象深刻的並非大師的牌技或者他虛弱的身體, 而是在他抱著鮑比·尼爾進出汽車和房間的時候, 這位傳奇人物所表現出的對別人幫助的欣然接納和感激。 你絲毫感受不到他因為尋求他人幫助而感到自卑, 反而這種幫助讓你感到自己神聖而高大。

塞裡格曼曾經思考鮑比·尼爾的魔力所在, 他發現那是一種被愛的能力。 與愛一樣, 被愛同樣是一種能力, 但是我們常常只關注了前者而忽略了後者。

李瑩和孫振超同時進了一家公司的運營部, 半年後, 李瑩在辦公室裡人緣越來越好, 內向的孫振超卻還是覺得和同事們相處得淡淡的, 直到有一次部門出去吃飯, 訂位子的時候, 把他給算漏了, 孫振超才意識到危機, 什麼時候他都被人忽略了。 可是看李瑩, 也沒有覺得能力比自己強多少, 很多時候的任務, 雖然累點, 但自己一個人都能搞定, 而李瑩經常需要在某些資料上求助於別人, 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終於有一天, 孫振超忍不住把自己的困惑講給了李瑩,

李瑩笑著說:“有時候啊, 你得學會被人愛。 ”“什麼?”孫振超懵了。

李瑩的邏輯, 說開了很簡單。 在單位裡, 性格內向的孫振超一向比較喜歡獨立做事情, 他總覺得自己在人際關係上一向都不擅長, 就更不願意欠別人人情, 有時候同事看他有困難, 過來要幫他, 他也禮貌地拒絕了。 即使是有事情請別人幫忙, 也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 李瑩則不然, 覺得自己是新人, 在工作能力上的欠缺也正常, 所以對於前輩們的援手從來都是笑納, 而且還不斷地回饋善意的感激, 一來二去, 同事們自然也就更主動地去幫李瑩了。 因為更技巧地接受幫助, 李瑩不僅能夠順利完成任務, 還讓給予她幫助的人感到了更多的價值。 這一點, 可能是孫振超怎麼都想不到的。

很多人會遭遇這種不安全依賴, 他們難以享受被愛的感覺, 對他人不信任。 很多人認為, “愛”是一種主動的付出, 很辛苦, 而“被愛”就可以安心地坐享其成。 被愛的確是一種美好的感受, 但如果不做任何主觀努力, 任何關係都無法長久。 善於欣賞和讚美的人能夠更多地得到別人的愛, 因為你的積極回饋將提升對方的自尊心和自我價值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 這種欣賞和讚美能夠慢慢地讓對方相信, 他們正是我們所相信的那麼出色的人, 並隨著時間的推移, 提升滿足感、信任並有助於保持更為持久的關係。 同樣, 當對方為我們做了什麼, 也要給予對方適當的積極回饋。

${FDPageBreak}

辦公室裡的“隱形人”

實際上,

像孫振超這樣的人, 還有不少, 他們不止是提前在對於幫助的封閉, 更是對一種職場關係的逃避, 通常這些人都內向、敏感, 形象地說, 他們更可能會患上“職場自閉症”。

由於現代社會工作和生活節奏快, 有不少人因環境和壓力等原因, 在職場中產生類似“自閉症”的現象。 其主要表現為:平時獨來獨往, 不喜歡和別人交流, 只喜歡一個人悶頭待著, 但凡處在社交場合都感覺彆扭。 由於不善言語、過於“低調”, 他們易被同事們“邊緣化”, 與領導溝通和交流起來也倍感吃力, 與客戶打起交道來更是力不從心, 頻頻失手, 是職場人職業生涯的“絆腳石”。

張放大學時就是學習尖子, 在他看來, 命運只能靠自己才能把握。 他只有拼命學習取得好成績,

才能留在大城市, 不會回到家鄉的農村。 工作後, 他依然習慣一個人完成工作, 有了問題和困難也喜歡自己扛下來, 從不求助於人。 與同事之間可謂惜字如金, 時間一長成了辦公室“邊緣人”, 沒人找他聊天, 大小活動沒他的份, 開玩笑總也插不上嘴。

和同事尚且如此, 碰見領導, 他更是尷尬。 有時領導會問他有什麼困難, 他確實有困難, 但到了嘴邊就說不出口, 總覺得是給人添麻煩, 說了會讓領導有想法。 久而久之, 遠遠看見領導在電梯廳裡等電梯, 索性轉身走樓梯了。 平常, 除非萬不得已, 張放不會跨進領導辦公室半步。

“這其實是對職場關係的一種逃避。 ”心理學博士駱宏表示, 有“職場自閉症”的人通常性格比較內向、敏感, 害怕在和同事、領導的交往中出錯,因此抱著“惹不起躲得起”的心態。其實,有“職場自閉症”的人內心很矛盾,他們不是不願意與人交流,相反,他們很在意別人的眼光,在意別人的評價;他們最大的困擾就是因為交流不暢,害怕說錯話表錯情。殊不知,這種暫時的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將自己與職場世界愈發隔絕開來,形成人際和職場關係的惡性循環。

職場自閉的四步療法

自我封閉的人,總是習慣性地回避跟周圍人的關係,即使是善意的表達,也做不到暢快的接受。實際上,這種職場中的感受是可以慢慢調節的。

1、放鬆身心。找個安靜的地方,調整好呼吸及坐姿,慢慢地平靜下來。然後採用漸進式放鬆方式,從頭至腳全面放鬆。徹底放鬆,能打開潛意識,使自己的心身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仔細體驗心靈寧靜、安詳以及放下所有的羈絆後的輕鬆感覺,保持這種感覺。

2、審視自己,尋找原因。當發覺自己開始有“自閉症”傾向時,首先是要仔細看看自己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況。覺察是改變的第一步。審視一下自己,是自己壓力太大,還是內心裡有自卑的情結?抑或是對於工作有一些不滿?然後針對性地做一些處理和調整。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想達到的目標。在目標模糊的狀態下,很難說出具體的內心需求,有些人就在“推著走”、“順其自然”的觀念下終其一生,至死也不知道自己真實的需求是什麼,所以辨清自己的願望是極其重要的功課。從心理學角度說,外界環境不是壓力的來源,真正的壓力源是個體不合理願望與外界互動的結果。

3、修改關係模式。很多人的負面標籤是在自己的成長環境中被貼上的,久之也會被認為就是真實的。修改被貼上的標籤和早年關係模式有關,要在放鬆的情境下進行。適當地向同事求助,在接受幫助後,要讓對方瞭解到自己的感激,如果還有餘力,更可以讓同事們知道他們對於你很重要。沒有人會覺得一種真心的信任是麻煩。關係模式修改後,自信的能力會慢慢建立起來。

4、自信成習慣。歸根結底,很多的封閉恰恰是源於對自己的不自信。人不可能在職業中對自己完全定性,如果一份工作不適合自己,那麼可以去尋找最適合自己能力的。如果認識到哪一方面欠缺的,就努力補充。不要回避自我的欠缺,也不要敏感定位自己的弱勢。職場也沒有嚴格的交往標準,一個自信的人,是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影響別人的。

 

編輯推薦:

職場心理:如何面對老闆偏心?

揭秘!職場中到底有沒有“壞”性格

職場人要遠離的10種“負能量”

害怕在和同事、領導的交往中出錯,因此抱著“惹不起躲得起”的心態。其實,有“職場自閉症”的人內心很矛盾,他們不是不願意與人交流,相反,他們很在意別人的眼光,在意別人的評價;他們最大的困擾就是因為交流不暢,害怕說錯話表錯情。殊不知,這種暫時的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將自己與職場世界愈發隔絕開來,形成人際和職場關係的惡性循環。

職場自閉的四步療法

自我封閉的人,總是習慣性地回避跟周圍人的關係,即使是善意的表達,也做不到暢快的接受。實際上,這種職場中的感受是可以慢慢調節的。

1、放鬆身心。找個安靜的地方,調整好呼吸及坐姿,慢慢地平靜下來。然後採用漸進式放鬆方式,從頭至腳全面放鬆。徹底放鬆,能打開潛意識,使自己的心身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仔細體驗心靈寧靜、安詳以及放下所有的羈絆後的輕鬆感覺,保持這種感覺。

2、審視自己,尋找原因。當發覺自己開始有“自閉症”傾向時,首先是要仔細看看自己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況。覺察是改變的第一步。審視一下自己,是自己壓力太大,還是內心裡有自卑的情結?抑或是對於工作有一些不滿?然後針對性地做一些處理和調整。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想達到的目標。在目標模糊的狀態下,很難說出具體的內心需求,有些人就在“推著走”、“順其自然”的觀念下終其一生,至死也不知道自己真實的需求是什麼,所以辨清自己的願望是極其重要的功課。從心理學角度說,外界環境不是壓力的來源,真正的壓力源是個體不合理願望與外界互動的結果。

3、修改關係模式。很多人的負面標籤是在自己的成長環境中被貼上的,久之也會被認為就是真實的。修改被貼上的標籤和早年關係模式有關,要在放鬆的情境下進行。適當地向同事求助,在接受幫助後,要讓對方瞭解到自己的感激,如果還有餘力,更可以讓同事們知道他們對於你很重要。沒有人會覺得一種真心的信任是麻煩。關係模式修改後,自信的能力會慢慢建立起來。

4、自信成習慣。歸根結底,很多的封閉恰恰是源於對自己的不自信。人不可能在職業中對自己完全定性,如果一份工作不適合自己,那麼可以去尋找最適合自己能力的。如果認識到哪一方面欠缺的,就努力補充。不要回避自我的欠缺,也不要敏感定位自己的弱勢。職場也沒有嚴格的交往標準,一個自信的人,是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影響別人的。

 

編輯推薦:

職場心理:如何面對老闆偏心?

揭秘!職場中到底有沒有“壞”性格

職場人要遠離的10種“負能量”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