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對笑恐懼是一種病態心理特徵

對笑恐懼也是一種病態心理特徵。 近日, 網上報導稱“男生長罕見臉長是寬三倍, 心理自卑不敢進超市”的消息一時間引起廣大朋友們的高度關注和熱議。 相信大家對恐笑症十分陌生, 事實上, 恐笑症就是擔心被別人取笑、對被笑感到恐懼的一種病態心理特徵。 那麼, 你有恐笑症嗎?

■名詞解釋

恐笑症(gelotophobia), 就是擔心被別人取笑、對被笑感到恐懼的一種病態心理特徵。

恐笑症是一個新近才出現的心理學名詞, 是在1996年由德國的MichaelTitze發現並命名的。 MichaelTitze在自己的臨床實踐中發現一些病人很擔心被取笑, 他們會去觀察周邊的環境,

尋找被嘲笑或奚落的任何可能跡象。 有時並沒有明顯的原因或證據, 他們就會把環境中聽到的笑聲歸結於在嘲笑自己, 然後感到很不舒服。

■心理調查:你有“恐笑症”嗎?

沒有

不清楚

■害怕“被笑”也是病

想像一下這樣的場景, 你從一群人面前走過, 這些人在互相交談, 你聽不到他們在說什麼。 但他們突然大笑起來, 你怎麼想呢?你會認為他們是因為其中一人說了好笑的事而大笑嗎?或者, 老實說, 你覺得他們在笑你嗎?是的, 就是笑“你”。

你開始感到焦慮和不安, 心中騰起種種疑惑:會不會是因為我今天的穿著不得體, 樣子顯得很滑稽, 引人發笑?於是你想趕快回家照照鏡子, 看看是不是自己哪裡不對勁。 至此,

你再也沒有心情閒逛了, 甚至想快步離開這個讓你感到局促的地方。

Titze把被笑恐懼者的這種狀態描述為“匹諾曹綜合症”, 因為他們一旦感到自己被嘲笑, 就如臨大敵, 像遇到危險而不能逃跑的動物, 恐懼得肌肉緊張、全身木僵, 仿佛立刻變成了木偶。 下一次再進入社交活動之前, 被笑恐懼者會感到惴惴不安, 對預期可能出現的嘲笑感到擔憂害怕。 很多時候, 由於這種恐懼、尷尬的預期過於強烈而難以承受, 他們乾脆自己“宅”在一個地方, 寧可孤獨無聊, 缺乏人際交流, 也不願冒這種可能變成可笑的“木偶”的危險。

其實, 被笑恐懼者是一類對笑“過敏”, 因此“笑不得”的人, 即使是朋友之間愉悅、善意的玩笑, 也會被他們嚴肅緊張地對待,

你本來出於友好的笑聲也可能使他們“心裡很生氣, 後果很嚴重”。 研究已經發現, 被笑恐懼症與人格特點上的內向和神經質有很大關聯, 提示我們這類人本身的情緒敏感性和波動性較高。 這種緊張和提防, 會使他們喪失掉許多人際交往方面的愉悅體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奧地利格拉茨大學的Papousek等人發現, 被笑恐懼者對負性情緒的調節能力較差, 和普通被試相比, 他們更容易沉浸在帶有恐懼、悲傷或憤怒的影片情緒中, 主觀放大這些情緒, 並且花更長的時間才能平復這些強度更高的負性情緒。

■恐懼“被笑”因人而異

被笑是一種常見的恐懼。 但2009年發表的一項重大研究表明, 這種恐懼在全世界因文化不同而有差異。

芬蘭人最不容易相信在他們面前笑的人是在笑自己。 研究中只有不到10%的芬蘭人說會這麼想, 而泰國有80%的人會這麼想。 一些人在此次研究中表示, 他們在社交場合缺乏自信, 但會隱藏自己的不安。 另一些人表示, 他們會避免自己曾被嘲笑過的社交場合。

研究發現土庫曼斯坦人和柬埔寨人更可能屬於第一類人。 如果周圍的人在笑, 他們會隱藏他們的不安感。 但在伊拉克、埃及和約旦, 如果感覺自己曾被取笑過, 人們更願意避免這種場合。

另外, 害羞的人通常會避免去那些會迫使自己和其他人密切接觸的場合。 他們擔心自己的所言所行會被他人笑話。 但一些人比這更為嚴重, 他們可能患有恐笑症。

■為什麼害怕別人笑?

為什麼被笑恐懼者如此敏感地執著於負性情緒, 甚至對於“笑”他們也要建立負性的情緒連接呢?對於這個問題, 研究者試圖以早年成長經歷進行解釋。 他們推測, 這些被笑恐懼者在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確實經常受到來自他人尤其是家人的奚落、嘲笑, 這些家人通過嘲笑引發孩子內心羞恥恐懼的反應, 從而達到控制他們行為的目的。 笑在他們的心中留下了陰影和創傷, 對於這些人來說, 笑並不代表愉快, 而代表嘲笑和貶低。 目前已經有研究證實, 在青少年時期有過被同伴欺負和嘲笑經歷的被試, 更可能對模糊情境或者善意玩笑情境產生恐懼、憤怒的反應。

由此看來, 被笑恐懼是一種條件化的過程:成長經歷和家庭教養促使他們在“笑”與“負性情緒”之間建立了連接。 實際上有研究發現,當不涉及可能指向自己的嘲笑時,被笑恐懼者對於玩笑和幽默的理解力與其他人沒有差別。被笑恐懼者並不缺乏幽默細胞和開玩笑打趣的智慧,他們所需要的只是感到人際的溫暖和接納,這樣他們就會小心翼翼地從自我防衛的“保護殼”裡探出觸角,逐漸放鬆,讓笑與恐懼、憤怒、羞恥一系列負性情緒之間的聯繫逐步消退,而在笑與輕鬆、愉悅之間建立積極的關聯。

以上就是有關心理IN詞—恐笑症的詳細介紹,希望對你進一步瞭解恐笑症有一定的幫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廣大朋友們一定要時刻警惕恐笑症的發生,積極保持心理健康,從而遠離心理疾病。

實際上有研究發現,當不涉及可能指向自己的嘲笑時,被笑恐懼者對於玩笑和幽默的理解力與其他人沒有差別。被笑恐懼者並不缺乏幽默細胞和開玩笑打趣的智慧,他們所需要的只是感到人際的溫暖和接納,這樣他們就會小心翼翼地從自我防衛的“保護殼”裡探出觸角,逐漸放鬆,讓笑與恐懼、憤怒、羞恥一系列負性情緒之間的聯繫逐步消退,而在笑與輕鬆、愉悅之間建立積極的關聯。

以上就是有關心理IN詞—恐笑症的詳細介紹,希望對你進一步瞭解恐笑症有一定的幫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廣大朋友們一定要時刻警惕恐笑症的發生,積極保持心理健康,從而遠離心理疾病。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